本文聚焦于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详细阐述了中国新能源车企“走出去”的现状、特点以及对海外市场的影响,尤其是在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推动作用。
央视网消息:在3月28日举办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际合作与“产业出海”成为了与会者热议的焦点话题。自2025年以来,我国众多新能源车企纷纷加大了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不仅在海外出口方面持续发力,还加快了海外建厂的步伐。
在出口形势一片向好的同时,中国车企海外本土化建厂的进程也在显著提速。众多车企纷纷提出“产能出海”的全新规划。例如,不久前长安汽车正式宣布进军欧洲等海外重点市场,并迅速在东南亚、中南美洲、中东、非洲等区域进行市场布局。按照计划,2025年长安汽车在海外市场的销量有望达到100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车企的“品牌出海”已从早期单一的贸易模式,逐步发展到如今在海外建厂、开展合资合作以及进行技术反向输出的全新阶段。
中国车企“走出去”呈现新特点
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如何更有效地“走出去”,以及未来会呈现哪些新特点,成为了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嘉宾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
岚图汽车CEO卢放指出,中国车企正从“整车出海”迈向带动“技术出海”,进而形成技术合作与竞争优势。同时,从“贸易出海”向“生态出海”转变,车企会加快在海外布局建厂,共同构建海外生态,以此降低海外合规风险和发展成本。
克里斯蒂安·霍克菲尔德表示,过去40年,他们通过合资企业推动了中国市场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如今,中国品牌、供应商及电池企业正走向全球。他们可以转变合作模式,在欧洲和德国依据欧洲规则建立合资企业,助力当地道路运输电气化,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车企助力 泰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跃升
在中国车企“走出去”的战略版图中,东南亚是最为集中的目标区域,其中泰国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本届论坛上,来自泰国电动汽车协会的专家表示,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有力推动下,泰国市场正加速向新能源转型。
泰国电动汽车协会主席尤萨朋·劳努尔称,他们希望加强与中国车企在供应链层面的合作。中国车企在泰国建立生产基地的同时,可以通过合资或协作的方式整合泰国本地供应链,推动技术创新与长期合作,同时关注人才培养与电池技术合作。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介绍,中国车企“走出去”已经跨越了初级阶段,从过去以贸易卖车为主,转向将制造和国际市场紧密结合。目前,大家正在探索更加完善、成熟的模式,本土化发展的策略趋势十分明显。
本文围绕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介绍了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的现状,包括加大海外出口和建厂力度,“品牌出海”模式的转变。还阐述了车企“走出去”的新特点,如技术与生态出海等,以及对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推动作用。总体而言,中国车企“走出去”正不断发展,本土化趋势显著,未来有望在国际市场取得更好成绩。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