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碳论坛达成多项合作,亚洲碳市场潜力凸显

在澳门举行的“全球碳信用市场发展论坛”的相关情况,包括论坛上各方的探讨内容、澳门特区的低碳发展规划、论坛达成的合作协议及发布的报告等,还阐述了亚洲碳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人民网消息,3月29日发自澳门。3月27日,一场在澳门举办的重要论坛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光,“全球碳信用市场发展论坛”由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与澳门碳中和研究院携手主办。当天,来自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学术界以及企业界的20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他们围绕着《巴黎协定》框架下碳信用市场机制创新、技术合作以及区域协同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探讨。大家各抒己见,共同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与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在论坛开幕式上,澳门特区运输工务司司长谭伟文发表了致辞。他提到,澳门特区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双碳”战略目标,已将低碳发展纳入到经济适度多元化规划之中。为此,澳门特区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一方面不断完善国际碳市场配套政策,另一方面强化本地机构的能力建设。通过这些努力,澳门致力于推动与葡语国家以及全球市场的深度对接。展望未来,澳门将聚焦于标准互认、资源整合以及知识共享等方面,目标是打造成为中国与国际碳规则衔接的重要枢纽。

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在于聚焦环境责任的全球化配置。在论坛期间,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收获颇丰。它分别与新加坡气候影响力交易所(CIX)、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达成了4项合作协议。此外,还发布了《亚洲自愿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正式启动了绿色数字资产通证化计划。同时,首批Article 6碳信用标准化合约产品—A6 X也成功上线。各方在论坛上围绕碳市场发展的关键议题充分交流,凝聚了广泛共识,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一系列的成果意义重大。它将显著扩大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的产品矩阵,有助于澳门形成一种独特的发展格局,即面向碳市场的“国际规则衔接地、湾区要素配置站、葡语国家服务港”三位一体的模式。这一格局的形成,将为全球碳市场的发展注入来自澳门的强劲动能。

论坛发布的《亚洲自愿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揭示了亚洲碳市场的重要地位。报告显示,亚洲已然成为全球碳信用供给的核心引擎。截至2024年底,亚洲区域累计签发量在全球占比高达56.19%。其中,中国和印度在亚洲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占亚洲累计签发量的48.15%,印度占23.23%。从动态发展趋势来看,亚洲碳信用呈现出迅猛的增势。2024年,活跃于亚洲的9000多个国际机制登记的减排项目共签发了1.17亿吨碳信用,在全球2024年新增碳信用中占比38.39%,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碳减排进程。报告进一步指出,下一步,亚洲应充分凭借自身在碳市场的独特优势,建立起更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评级体系,以此打破欧美在碳市场的垄断地位,为亚洲碳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本文介绍了“全球碳信用市场发展论坛”在澳门举行的情况,包括论坛上的探讨内容、澳门特区的低碳发展规划、多项合作成果及发布的报告。亚洲已成为全球碳信用供给核心引擎且增势迅猛,未来亚洲有望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评级体系,打破欧美垄断,澳门也将在全球碳市场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410.html

(0)
SebastianSebastian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