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岗联社发掘何玉成石碑,传承抗英英雄精神

白云区云城街道萧岗联社在广州鸣泉居内的水库减水处发现三元里抗英斗争重要人物何玉成举人石碑三块,详细介绍了石碑的发掘过程、现状,以及何玉成的生平事迹等。

南都讯 南都记者从白云区云城街道萧岗联社了解到,该联社在广州鸣泉居内的水库减水处有了重大发现——找到了三元里抗英斗争的重要人物何玉成举人石碑,一共三块。并且在近日,正式启动了对这些石碑的发掘工作。

后续,萧岗联社有进一步的规划。他们打算对这些珍贵的石碑进行修复,还会仔细研究石碑的存放位置,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何玉成的英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光辉的历史。

在发掘现场,工作人员们展现出了专业且细致的工作态度。他们先是在石碑周边的水泥层上进行精准定位,确定好大致的范围。接着,小心翼翼地用手铲切入地表,轻轻划了半圈后,再深入土层。在仔细确定了坚硬石碑底部的位置后,慢慢松土,最终让碑身完整地出土,没有受到任何损坏。

萧岗联社发掘何玉成石碑,传承抗英英雄精神

这是石碑发掘工作现场。(李明健 摄)

让人惊喜的是,这些石碑虽然时隔一百多年,经历了风雨的洗刷和湖水的浸泡,但石碑上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见。碑面上刻有“道光辛卯 恩科第十八名举人何玉成立”等字样,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荣耀。

萧岗联社发掘何玉成石碑,传承抗英英雄精神

这是何玉成举人石碑特写。通讯员供图

萧岗联社党委委员何恺是土生土长的萧岗村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保护萧岗村的历史文化。他透露,多年前他就在广州鸣泉居水库看到了这些石碑。随后,他积极向萧岗村及云城街反映情况。经过多方的协商和努力,今年终于获批取回这些珍贵的石碑。

据悉,何玉成是萧岗乡人,他不仅是清代举人、怀清社学首事,更是三元里抗英斗争的重要人物。此次发掘出的三块石碑,均是以何玉成名字为落款的举人石碑。

何恺介绍说:“石碑记载了何玉成中举的名次及时间,其中两块一模一样的石碑为旗杆石。这些石碑应该曾置于揽翠山房(何玉成旧居)屋前,用于竖大旗,这样四围的乡邻远远地就能看见,是光宗耀祖的象征。在古代科举制度下,举人刻碑留名是彰显举人身份特征、家族荣耀的一种方式。”

萧岗联社发掘何玉成石碑,传承抗英英雄精神

这是三块新发掘的何玉成举人石碑。通讯员供图

目前,这三块新发掘的何玉成石碑暂存于萧岗联社得朋书院。后续,萧岗联社将按计划对石碑进行修复,并认真研究合适的存放位置。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何玉成的生平事迹。

据《南海县志》及《鸦片战争时期广东人民在三元里反帝战争前的运动》记载,在鸦片战争时期,何玉成以怀清社学为阵地,构筑起了坚固的思想防线,带领各乡民众在反抗中逐渐觉醒。他被举荐为广州市郊各乡(时番禺、南海、增城等县)会盟首领,在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指挥了著名的三元里抗英斗争。

何玉成还“飞柬”号召103乡农民、义勇进行抗英自卫。在斗争期间,他提出了“十家联保”制度,让每块稻田都成为战略据点,乡勇们互相监督协作,将分散的力量编织成了严密的情报网络。凭借着这些出色的战略和领导才能,他获得了六品军功。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何玉成建议官方增强设备,协助广州各地新建社学。他主张社学在武装的同时,以社学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前沿课堂。这一举措在以后抗击英军进入广州城的多次斗争中,起到了组织人民群众的重大作用。清咸丰末年(1861),何玉成休官回乡,后来被乡人推荐至保良局,保全了乡人幸免于难。

本文围绕白云区云城街道萧岗联社发掘何玉成举人石碑展开,详细介绍了石碑的发掘过程、现状,以及何玉成的生平事迹。这些石碑的出土不仅是历史文物的一次重要发现,也为我们了解三元里抗英斗争和何玉成这位英雄人物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萧岗联社后续对石碑的修复和妥善安置,将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何玉成的英雄精神和那段光辉的历史。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536.html

(0)
ZacharyZachary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