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人机共创·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的相关情况,包括大会上展示的AI技术在多个领域的正能量应用场景,如历史人物形象重现、文物活化、工作效率提升等,还介绍了大会的重要活动,如启动“2025AI正能量创作计划”、发布相关成果等。
在“人机共创·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的现场,一场关于AI与正能量融合的奇妙之旅正在展开。
AI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它又如何为正能量赋能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场景:孔子与苏格拉底跨越时空对话,机器人指挥交响乐团奏响美妙乐章,一位断臂小伙在接上智能仿生手臂后能够轻松弹琴,还有钱学森的AI课堂生动呈现。而且,结合AI技术后,特效制作的时间大大缩短,效率显著提升。
3月29日至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广西南宁盛大举行。作为该论坛创新打造的主题活动之一,“人机共创·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于3月29日晚精彩亮相。在这场大会上,上述那些充满正能量的AI技术应用场景一一呈现在大家眼前。
视频:AI机器人指挥交响乐团演出(03:21)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大会现场。央视网的一位负责人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1976年,北京卫戍部队开始负责日常升旗任务。而在中间相隔的这段时间里,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是由一位北京市供电局的普通工人胡其俊独自一人升起的,他坚持了整整26年。”
后来,央视网相关团队利用胡其俊生前仅有的几张照片,结合强大的AI技术,精心制作了视频《国旗飘扬75年!AI重现首位旗手时空之旅》。
3月29日晚,在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上,胡其俊之子胡克军感动地说道:“我父亲26年没留下一张升旗时候的照片,AI真的很了不起,它把被时间夺走的东西重新找了回来。看到父亲的身影那么清晰,连他骑自行车穿越四季的细节都还原得那么真实,这太神奇了,也让我十分感动。”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大会发言时充满信心地表示,相信在未来五到十年,AI和机器人必将给大家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红色云展厅》的展示环节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委副书记董立新讲述了AI技术如何复原历史文物,带大家认识左权将军的望远镜的模样;吉林磐石市博物馆馆长李秋虹介绍了AI复原抗战时期武器抬杠杆的使用场景;桂林秧塘机场飞虎队遗址公园讲解员蒙燕则介绍了曾飞越驼峰航线的C – 47A运输机,如何借助AI重现运送抗战物资的场景。
对于三位抗战文物守护者的精彩讲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秦瑜明在当晚的创作大会上评价道:“人工智能技术让历史的细节变得真切、鲜活,三位的讲述更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历史意义的锚定与价值导向的坚守必须依赖于人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守护住文明的温度。这是红色云展厅项目的方向,也是AI赋能正能量创作的职责使命所在。”
视频:断臂小伙安装智能仿生手后可以弹琴。(00:23)
AI技术的强大之处不仅体现在让文物活化上,还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广西广播电视台影视综艺节目中心副主任、纪录片《漓江》总导演蓝云剑在创作大会上分享道:“AI真能创作吗,AI是人类想象力的望远镜。”通过AI创作,只需要输入指令就能生成超越现实的奇幻场景。一些通常需要耗时半个月的动画场景,AI在两小时内就能给出数十种方案。最终,蓝云剑和快手团队借助可灵大模型,仅仅用时一个月,就完成了《漓江神话》这部人机共创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影片。
在当晚召开的“人机共创·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党组书记蓝天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台长王晓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刘健,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曲莹璞,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思扬等与会嘉宾共同启动了“2025AI正能量创作计划”。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出席大会并作主旨发言。
这次大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正能量网络传播”,围绕“发展”“创新”“安全”三大关键词,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备案情况。来自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人工智能科技企业、商业网站平台、高校、创作者代表等,围绕年度重大主题,运用前沿AI技术,现场展演了“2025中国·AI盛典”“红色云展厅”“一键换装”“即刻造梦”等最新作品,以及“采编助手”“自由画布”“AI导演共创”“钱学森的AI课”等智媒应用,共同探寻AI赋能正能量创作的时代答案。大会还发布了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AI精品案例征集展播活动成果,与会嘉宾为精品案例代表和优秀组织单位颁发了证书。
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信办,主要商业网站、互联网企业负责人及业界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社会各界代表等约600人参加了这次意义非凡的大会。
本文介绍了“人机共创·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的情况,展示了AI技术在多个领域的正能量应用,如历史人物形象还原、文物活化、工作效率提升等。大会还启动了“2025AI正能量创作计划”,发布相关成果,众多嘉宾和代表参与,共同探寻AI赋能正能量创作的答案,体现了AI在正能量传播领域的巨大潜力和重要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