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国有大行新一轮注资展开,详细介绍了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发布的注资公告内容,包括发行规模、价格、认购情况等,还分析了注资的目的、背景以及与历史注资的差异,最后提及了交通银行注资后的后续计划。
重大消息来袭!国有大行新一轮注资即将正式落地啦!
在3月30日下午,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同时发布了重要公告。公告显示,这几家银行的董事会均已通过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议案,并且还对外公布了关于财政部战略投资该行的相关情况。
从公告内容可知,上述四家国有大行此次拟发行的规模均不会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发行价格方面,均设定为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A股均价的80%。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将以现金方式积极参与认购。其中,财政部会认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的股份,同时还会包揽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超过九成的新发行股份,合计出资规模高达5000亿元,且所有公告都明确了财政部是以现金方式进行认购。
四大行齐齐发布公告,新一轮注资的详细情况也随之披露。
一系列公告呈现出,这四家国有大行拟发行规模均控制在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合计募资规模达到了5200亿元。
具体来看,中国银行拟发行不超过272.73亿股,每股发行价为6.05元,财政部将出资1650亿元认购其全部新增股份;建设银行拟发行不超过113.27亿股,每股发行价为9.27元,财政部会出资1050亿元认购其全部新增股份。
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除了引入财政部作为战略投资者之外,还分别引入了多家大型央企投资入股。
根据交通银行的公告,该行拟发行不超过137.77亿股,发行价为8.71元/股,合计募资规模达1200亿元。其中,财政部认购金额约为1124.2亿元,包括中国烟草、双维投资在内的“烟草系”合计认购75.8亿元。早在2012年,“烟草系”就通过参与交通银行的定增,完成了对该行的入股。到2024年末,“烟草系”合计持有交通银行3%的股份。
邮储银行此次拟发行不超过205.7亿股A股股份,发行价为6.32元/股,合计募资规模达1300亿元。其中,财政部认购金额约为1175.8亿元;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分别认购75.84亿元、45.6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本身就是邮储银行的现有股东。中国移动集团在2023年耗资450亿元参与该行定增完成入股,中国船舶集团则是邮储银行H股上市时期的基石投资者。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均明确表示,本次发行不会导致控制权发生变化。其中,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控股股东仍然是汇金公司;邮储银行的控股股东依旧是邮政集团。
而交通银行在公告中表示,此前该行并没有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本次交易完成后,财政部将持有该行306.39亿股股权,占该行总股本的34.8%,从而成为该行的控股股东。
夯实资本基础,加强抗风险能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六家国有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都高于监管的最低要求。
根据六家国有大行最新披露的2024年财务数据,截至去年年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1%、11.42%、12.20%、14.48%、10.24%和9.56%。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主要依靠内源性途径,比如通过利润留存积累;还有外源性方式,包括配股、定向增发、可转债发行以及引入战略投资者等。而采用特别国债进行资本补充的方式并不常见。
当前,在稳增长的宏观经济框架发力的大背景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肩负着诸多重任。它们需要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强化金融服务供给,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短板领域以及科技创新企业等重点领域的融资需求。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去年9月2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型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也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他还指出,当前大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稳健,资产质量稳定,主要的监管指标都处于“健康区间”。
李云泽谈到,资本是金融机构经营的“本钱”,是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基础,也是抵御风险的屏障。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依靠自身利润留存的方式来增加资本。但是随着银行减费让利的力度不断加大,净息差有所收窄,利润增速也逐步放缓,因此需要统筹内部和外部等多种渠道来充实资本。
实际上,自2024年9月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财政部先后多次提及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并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
在2024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中提出:“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
2024年10月,财政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中提出:“财政部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按照‘统筹推进、分批分期、一行一策’的思路,积极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渠道筹集资金,稳妥有序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
到了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披露:“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时隔15年,此次注资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与以往有所不同。
回顾历史,国有大行曾经历过三轮主要注资。1998年,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向工、农、中、建四大行注资2700亿元;2003年 – 2007年,财政部通过汇金公司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注资,并推动它们实现AH两地上市;2010年,工、建、中、交四家国有行通过配股补充资本;此后,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陆续通过IPO和定增等方式募资。
进入2025年之后,再度宣布的针对国有大行的注资,面临着不一样的经济形势。具体来说,在1998年左右,银行业不良率相对偏高,当时的注资是为了应对化解风险,后续通过注资夯实了四大行的经营基础,为后来的业务发展赢得了空间。一位国有大行高管指出。
当谈到此次注资与以往的差别时,交通银行行长张宝江表示,近期六大国有行的年报已经披露,从数据表现来看,各家银行经营稳健、财务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发挥国有大行的作用,更好地促进高质量发展。这是一种主动性、前瞻性的战略安排,是主动增强服务能力的战略安排。相信这些措施对于进一步发挥国有大行的作用,提振需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金公司团队指出,本轮注资是自2010年以来主要国有大行统筹推进的新一轮股权融资。其目的是应对资产和内生资本补充速度剪刀差背景下的资本压力。因为核心一级资本仅能通过外部股权融资和内生利润补充,不能通过资本债券补充,而近年来国有大行息差和盈利承压,所以有必要寻求外部融资。
对于此次注资之后的相关后续事宜,券商中国记者从交通银行方面了解到,该行将进一步提升“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以及零售贷款的占比。一方面,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采用增加直投、投贷联动等方式,加大对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会加大对居民消费的支持,从供需两端发力,重点支持住房、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的更新升级,支持文旅等服务消费。此外,在惠民方面,该行也将发力支持数字消费等新兴消费形式。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有大行新一轮注资的情况,包括注资银行、发行规模、价格、认购主体等信息。阐述了注资对于夯实银行资本、加强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国有大行肩负的重任。还对比了此次注资与历史注资所面临经济形势的不同,指出此次注资是主动性、前瞻性的战略安排,有助于发挥国有大行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交通银行也制定了注资后的发展计划,涵盖科技创新支持和居民消费支持等方面。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