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国务院国资委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发布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展开,介绍了这一举措的目的,还提及了国资央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与成果,以及相关倡议。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材料科学作为众多领域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3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将目光聚焦于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10个具有关键意义的材料领域,首次面向全社会重磅发布了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这一举措如同在科技的海洋中抛下了探索的锚,旨在邀请全球的科技创新力量一同参与这场科学探索的盛宴,通过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进而推动材料科技的创新发展以及相关产业的进步。
这一重要的“十大基础科学问题”是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由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企业发现与发明论坛”上正式对外发布的。此次论坛以“强科学发现之源、筑材料发明之基”为主题,无疑为材料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念基础。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在论坛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国资央企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重中之重,将其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多年来,国资央企持续不断地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不仅投入强度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就达到了2.79%,而且研发投入连续三年突破万亿元。在协同合作方面,央企牵头成立了33个国家级产业联盟,组建了24个创新联合体。这些努力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一批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相继问世,为我国科技实力的提升贡献了重要力量。
苟坪副主任还强调,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应当更加重视原始创新,并且要更为有效地深化产学研之间的协同合作。他提出了三点极具前瞻性的倡议,即共同加强基础研究、共同推进范式转型、共同深化国际合作。这三点倡议为企业在未来的科技创新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此外,在此次论坛上,来自中央企业、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等不同类型企业的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发布了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十条倡议。这十条倡议倡导各类企业携手共进,共同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国务院国资委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发布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邀请全球力量共同解决。同时提到国资央企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和成果,以及相关领导的倡议和企业加强基础研究的十条倡议,展现了我国在材料科学领域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决心与行动。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