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近期A股市场动态,涵盖证监会调整开市安排并规范减持行为、海通策略对春季行情的分析、A股市场调整原因及走势预判,还提及周五股市大跌情况及后续走势的疑问,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
近期,证券市场出现了一系列引人关注的动态。首先,证监会突然对开市安排做出了调整。在本周一开市之际,证监会更是重拳出击,将监管的重点指向了协议转让的减持行为。
长久以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们为了规避减持监管,可谓是绞尽脑汁,想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减持方式。像绕道减持、协议减持等手段层出不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广大股民的利益。
此次,证监会如同揪出了市场里的“蛀虫”,这一举措大快人心。可以预见,未来的监管只会越来越严格。其实,规范减持行为早就应该提上日程,这也是广大股民一直以来的强烈呼声。目前,已经有13家上市公司启动了预重整程序,其中7家涉及产业整合。
随着新规的出台,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违规减持操作有望得到有效遏制。这种“有进有退、进退有序”的良性市场生态,将极大地提升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为全面注册制改革筑牢制度基础。我们期待未来能涌现出更多真正为股民着想、脚踏实地经营的上市公司。
海通策略发布观点称,春季行情目前已经进入下半场,后续市场的震荡波动可能会增多。从流动性层面来看,活跃资金明显呈现退潮态势,产业主题需要新的催化因素和时间来蓄积上涨动能。在资产配置方面,可延续科技点火、供给侧发力和消费补短板的思路。
具体数据显示,全部A股的成交额从本轮春季行情的高点2.2万亿元,一路下滑至1.2万亿元。周换手率(年化)也从507%回落到了376%。从指数走势来看,市场逐渐进入了震荡阶段。
目前,A股市场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外部冲击,市场的调整更多是由情绪因素所导致的,后续有望通过震荡实现修复。市场的调整幅度较为有限,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波动,但小市值科技股的持续性依然被看好,尤其是那些受益于产业资本支出的方向。
随着财报季的临近,短期市场可能会受到业绩因素的影响。不过,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A股处于历史均值附近,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撑下,市场仍具备向上的空间。
上周五股市的大跌其实早有预兆,在周初就曾有相关提示。整体市场走势预计先抑后扬,反弹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回调压力。压力位置在3392点,而周四当天指数最高达到3394点,随后周五便出现了大阴线调整,回调了22个点。虽然从回调幅度来看不算大,但杀伤力度却非常高,有4000多家股票收绿。
造成此次大跌的基本因素是市场资金量和成交量的不足。如果有足够的成交量,就能够推动板块反弹,但当前成交量低迷。同时,指数又到达了压力位置,存在明确的回调需求,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了指数出现大阴线调整。那么,在周五出现大阴线调整之后,下周市场是否还会继续下跌呢?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希望广大投资者能够成为时间的朋友,享受价值投资带来的收获。对于近期股市的走势,欢迎读者在下方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
本文围绕近期A股市场展开,介绍了证监会规范减持行为以营造良好市场生态,分析了春季行情进入下半场后市场的震荡态势,指出A股调整受情绪影响后续有望修复,还提及周五股市大跌的原因及对下周走势的疑问。投资者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