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人权高质量发展,打破西方叙事框架

本文围绕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展开,介绍了白皮书从多方面展现西藏人权篇章,回顾西藏人权事业发展历程,用数据说明西藏人权保障成果,指出其打破西方叙事框架,并阐述了西藏人权发展模式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的借鉴意义。

日前,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重磅发布了《新时代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这份白皮书犹如一幅绚丽的画卷,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经济社会权利保障、文化权利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环境权利保障、特定群体权利平等保障、人权法治保障等七个维度,生动展现了“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的西藏精彩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1998年发布《西藏自治区人权事业的新进展》之后,中国时隔27年再度发布涉藏人权白皮书。它不仅像一部厚重的史书,完整呈现了西藏人权事业发展的波澜壮阔历程,更如同璀璨的灯塔,为全球人权治理以及高海拔、欠发达地区探索现代化之路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范本。

实现人人都能享有人权,这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的共同追求,也是包括西藏各族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如汹涌澎湃的潮水般席卷而来,《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人权文书也相继签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国的人权事业纷纷进入蓬勃发展期,人权也成为了备受瞩目的重要全球议题。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以及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宛如一声嘹亮的号角,正式开启了西藏人权事业的崭新时代。从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的民主改革,到成立西藏自治区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踏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康庄大道,到迎来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权事业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高原奇迹。

白皮书中,一组组详实的数据和客观的事实,就像一面面镜子,生动地映照出西藏各族人民各项权利得到保障和发展的真实状况。西藏的人口从和平解放之初的百万逐步增长至365万,人均预期寿命也从35.5岁成功翻番至72.19岁;2019年,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24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超过1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十年位居全国前列;在42153名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比高达89.2%;西藏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94%,在校生总数达97万人,超过地区总人口的1/4;98%以上的寺庙实现了通路、通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

然而,当一些西方人还沉浸在把残酷落后的旧西藏想象成精神上的“香格里拉”的幻想中,甚至将人权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肆意炮制涉藏谎言时,西藏人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却如同一把锋利的宝剑,有力地打破了西方将人权窄化的叙事框架,严正驳斥了境外反华势力的种种荒谬谎言。同时,它也为那些自然条件艰苦、发展资源匮乏的国家或地区的人权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经验,那就是要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立足地区实际的人权发展道路。

例如,西藏紧紧聚焦“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积极实施脱贫攻坚和对口援藏机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促进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再如,西藏探索出的“高海拔发展模式”,在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同时,充分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为尼泊尔、不丹等生态脆弱地区平衡好发展权和环境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世界上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权发展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正如白皮书所指出的,人权不仅仅是一个响亮的名词,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切身体验和实际获得。人权发展好坏的评价标准,最终应该落脚于国家能否实现发展进步,人民能否拥有幸福生活,能否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走在更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西藏人权事业,无疑是一条符合西藏各族人民美好生活期待、适合本国国情、地区实际,顺应时代潮流的人权发展道路,也是一条具有全球启示意义的人权治理之路。它必将续写雪域高原人权保障的崭新篇章,为全球人权发展与进步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本文通过介绍《新时代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回顾西藏人权事业发展历程,用数据呈现成果,指出其打破西方叙事框架,强调西藏走出了适合自身的人权发展道路,为全球人权发展提供借鉴,新时代西藏人权事业将继续为全球人权进步贡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731.html

(0)
KennedyKennedy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