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体育赛事对消费经济的拉动作用,通过介绍多场国内外体育赛事的情况,阐述了赛事带来的经济效应,并探讨了优化体育赛事政策以促进消费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在当今社会,体育赛事不仅仅是一场场精彩的竞技活动,更是拉动地方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中国大奖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赛事吸引了超过22万人次前往上海观赛,显著带动了上海本地的消费。很多人在参与或观看体育赛事时都有这样的感受:“一日观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消费”。如今,结合体育赛事拉动消费,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已成为众多地方政府的发力方向。
央视网消息显示,为了增强马拉松赛事对消费的拉动效果,各地纷纷推出创新举措。江苏无锡举办了马拉松博览会,而湖北武汉则推出了樱花文旅“大礼包”,该礼包覆盖21个A级景区、23个优质文旅产品,并为选手提供专属优惠福利。每年三月下旬开始的“马拉松超级周末”如约而至,就在这个周末,全国有近20场马拉松赛事接连上演。
马拉松迎来“超级周末”赛事经济火爆春日
上个周末,武汉、无锡、重庆、珠海等全国多座城市都掀起了“跑步热”。其中,武汉马拉松和无锡马拉松这两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最为火爆。在武汉,有450744人报名参赛,创造了亚洲马拉松赛事报名人数的新纪录。而在无锡,作为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的首站比赛,吸引了429447位选手报名参赛,与去年相比,报名人数涨幅高达61%,并且全程马拉松的中签率仅为6%,创下历史最低。
田协:路跑赛事的间接效益和拉动效益可观
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路跑工作报告》表明,2024年全国累计举办各级各类路跑赛事749场,总赛事规模达704.86万人次,较2023年同比增加了100万人次。上海马拉松等7场头部赛事平均直接经济效益为4.19亿元,其间接效益和拉动效益更为显著。
北京的新工体作为体育消费新地标,“新工体 + 北京国安”的双IP紧密协作,通过赛事的聚客效应,精心打造“比赛日文化”,充分释放“比赛日经济”的潜力,串联起“观赛—体验—消费”的全场景,有效带动了新工体 – 三里屯区域的消费活力。
顶级赛事带动“赛事 + 文旅”多元化消费
类似这样备受关注的体育赛事,在其他城市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消费增长。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高关注度的体育赛事为办赛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客流量。杭州文旅数据显示,3月21日至25日期间,杭州累计接待外地客流668.6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6.2%,环比上周增长7.5%,充分展现了“赛事 + 文旅”多元化消费模式的魅力。
上海:F1中国大奖赛境外观众较去年翻倍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显示,2023年我国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产值为752亿元,相比2022年的388亿元实现了93.81%的增长。2025年,除了中超、中职篮等职业体育赛事外,哈尔滨亚冬会、成都世运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等多项顶级赛事将在国内举办。随着国内体育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激活,专家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竞赛表演业将持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并带动相关文旅消费不断增长。
在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中,竞赛表演业是核心门类之一,可占全部体育产业产值的20%左右。相比之下,我国万人拥有的比赛场次较低,仅为发达国家的4%左右,未来我国体育赛事的产品供给仍需进一步丰富,竞赛表演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专家解读:怎样优化体育赛事领域的各项政策?
那么,该如何优化体育赛事领域的各项政策,以促进高水平赛事对消费经济的推动作用呢?接下来,让我们听听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的分析。
优化体育赛事相关政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将体育赛事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推动体育场馆、运动设施和体育公共服务向基层下沉,重点面向县域中心城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培育更多的观众基础和运动基础。为此,要保障相应的财政投入,将体育运动作为投资于人的重要领域。二是要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商业融合发展,将专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不断拓展体育赛事的社会基础和市场厚度。三是要实行分类管理,稳步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竞技体育、服务全民健身社会的群众体育以及市场化、产业化的时尚体育。通过“体育 + 旅游”的模式,不断延伸体育经济的产业链,完善体育赛事的产品谱系。在此过程中,该由财政保障的就给予财政支持,同时积极引导社会投入,以市场主体吸引更广泛的社会投资。此外,还要开展国际体育赛事的交流合作,在重点区域打造体育赛事示范基地和示范品牌,以典型的运动赛事带动整个体育发展活力。
本文通过多个体育赛事案例,展现了体育赛事对消费经济的强大拉动作用,包括马拉松赛事、F1赛事等带来的客流量和消费增长。同时指出我国体育赛事在产品供给方面仍有不足,竞赛表演业发展前景广阔。专家提出了优化体育赛事政策的建议,包括与全民健身结合、促进多产业融合、分类管理等,以进一步推动体育赛事对消费经济的促进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9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