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eBDN上线,提升港口竞争力助力全球航运发展,洋山港实现全流程数字船燃加注,eBDN开启航运新篇章

本文围绕上海港在洋山港尚东码头为“中海环球”轮开展船舶燃油加注作业并开出全国首张船舶电子燃料交付单(eBDN)这一事件展开,介绍了全流程数字船燃加注服务的实现过程,分析了全球航运业数字化趋势下eBDN的应用情况,阐述了上海相关部门及企业为推进eBDN所做的研究和试点工作,还说明了eBDN带来的便利和优势,最后提及上海海事局未来的规划。

上海港eBDN上线,提升港口竞争力助力全球航运发展,洋山港实现全流程数字船燃加注,eBDN开启航运新篇章

今日,在洋山港海事局的远程严密监控以及海事巡逻艇的现场有力保障之下,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于洋山港尚东码头,顺利为“中海环球”(CSCL GLOBE)轮开展了一次规模达1300吨的船舶燃油加注作业。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作业还诞生了全国首张船舶电子燃料交付单(eBDN)。这一具有开创性的事件,标志着上海港成功达成了全流程数字船燃加注服务,在推动航运数字化发展的征程中,迈出了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步。

“中海环球”轮在临港新片区国际航运数字船供服务平台上主动发起加油需求。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在接收到加油申请后,迅速且精准地进行需求匹配,最终顺利达成合同。在燃油加注的过程中,加注船“通银5005”轮的质量流量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够实时读取燃料密度、加油量等关键加注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同步传输至国际航运数字船供服务平台。当加注作业结束后,eBDN模块会对全部加注数据信息进行汇总,进而生成eBDN及相关电子单证,并推送至平台。这些电子单证可供海事、海关等部门系统用于线上燃料交付单核查、保税油报关核销等业务。船东和船供双方依据eBDN完成结算支付,真正实现了“一口受理”以及全流程的电子化操作。

随着全球航运业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际海事组织(IMO)以及主要航运国家都已经逐步加大了电子化单证的推广应用力度。在2023年7月,IMO在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0届会议上明确指出,当满足《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相关要求时,各成员国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应用eBDN。新加坡海事及港务局(MPA)在2023年11月正式启动了数字加油计划,并计划于2025年4月1日起全面实施eBDN。鹿特丹港、安特卫普 – 布鲁日港等也都在积极推动船燃加注数字化、数据共享与监管协作等工作。

为了有效履行国际公约要求,进一步强化港口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全球航运资源的配置能力,上海海事局联合临港管委会、海关、中国船燃、中远海科、亿通等相关单位及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工作。他们全面梳理国际公约以及我国法律法规中有关BDN的规定,细致分析应用eBDN的可行性;深入研究新加坡等全球港口推进eBDN模式及进展情况,精心探究eBDN的生成路径、流转方式和存储管理;认真调研船舶燃油及新能源燃料加注的供需情况以及燃料交付单的签发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了eBDN文本模版,搭建起数字化平台,规范标准化流程,完成实船试验,积极开展eBDN研究及试点工作。

据洋山港海事局工作人员介绍,eBDN给船东和船供双方带来了诸多便利。通过系统直连和数据自动校验,减少了量舱和数据手动录入的环节,进一步提升了数据交互效率,使得燃料供受双方在港等待时间大幅减少,有效推动了港口作业效率与供受双方满意度的双重提升。借助数据同步和多方实时验证,确保了加注数据和文件的真实性,有效解决了传统纸质BDN在填写、传递和存档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人为错误、数据丢失或篡改等长期困扰船舶燃料供应行业的难题。同时,这也极大地提升了燃料市场的透明度、效率和可靠性。此外,eBDN还进一步提升了船舶能耗数据报告效率和船舶评级的准确性,为制定区域性减排政策、优化船舶排放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望未来,上海海事局将进一步深入探索eBDN的应用场景,加强与临港新片区、海关、船舶公司、燃料供应单位等各方的协作,深化共享共治。通过持续应用eBDN,进一步提升上海港船舶燃料加注的便利化水平,为未来航运业的绿色化发展引领新的方向。

上海港在洋山港尚东码头为“中海环球”轮加注燃油并开出全国首张eBDN,实现全流程数字船燃加注服务。介绍了全球航运业数字化趋势下eBDN的应用情况,以及上海相关单位为推进eBDN所做的工作。eBDN具有诸多优势,能提升港口作业效率和数据真实性等。上海海事局未来将继续探索其应用场景,推动航运业绿色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9513.html

(0)
StevStev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