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广州召开全国城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现场会,会议总结了过往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经验,部署了常态化整治任务,强调要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建筑垃圾治理工作持续深入开展,还介绍了与会代表的观摩活动及各部门和地方的交流情况。
在3月28日这一天,住房城乡建设部于广东省广州市隆重召开了全国城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现场会。此次会议意义重大,它全面且认真地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会议的核心内容包括对过往建筑垃圾治理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积极交流宝贵经验,并且明确部署了建筑垃圾常态化整治的各项任务,其目的在于推动建筑垃圾治理工作能够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出席本次会议的重要领导众多。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秦海翔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运、广州市委副书记陈向新分别为会议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会议着重指出,自去年10月开展全国城市建筑垃圾专项整治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携手有关部门和单位,严格遵循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堵住管理漏洞,加强监管力度,严格处理违规行为,成功遏制了建筑垃圾私拉乱倒、无序堆放现象多发频发的不良势头。与此同时,各地也积极行动起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推动区域之间的协同治理,实现信息的共享互通,并且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这些举措有效整治了建筑垃圾违法运输、非法倾倒等乱象,有力地推动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处置设施的建设。
会议特别强调,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这一特点。因此,要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工作态度,加快建立起建筑垃圾治理的长效机制。具体而言,要持续发力,常态化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将阶段性集中整治与常态化严格监管有机结合起来,继续保持严格的工作总基调,切实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不断推动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此外,还要分年度组织重点攻坚行动,每年利用大约3个月的时间,集中力量整治建筑垃圾偷排乱倒、无序堆放、处置场所建设滞后等堵点卡点问题。
为了进一步完善治理工作,要补齐短板,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加快编制建筑垃圾处理相关专项规划,加强用地保障,积极推动设施建设,支持设置临时贮存设施。同时,实施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更新计划,推进建筑垃圾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推行电子联单管理,建立起涵盖生产、运输、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制度。
从长远发展来看,要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科学评估市场运力需求,建立公开透明的建筑垃圾市场价格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完善退出机制。优化建筑设计,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造方式,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加大建筑垃圾处理相关技术和设施设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认证制度,促进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在会议期间,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街道资源收集中心、建筑垃圾治理数字化监管平台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和国家铁路局负责同志对建筑垃圾治理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广东省、海南省、北京市、广州市、成都市、苏州市等地在会上交流了各自的经验做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筑垃圾主管部门负责同志,部分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全国城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现场会在广州成功召开,全面总结了前期工作经验,明确部署了常态化整治任务。会议强调建立长效机制,从多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以推动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各方代表积极交流经验,为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9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