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 2022 年以来备案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变化展开。由于部分事务所被处罚,上市公司变更审计机构数量大增,部分事务所新承接上市公司客户增多,在此背景下,中注协对事务所承接业务、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提示。
自 2022 年起,不少备案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遭遇了相关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处罚内容包括暂停经营业务或者证券业务。这一情况导致上市公司变更审计机构的数量,相较于以往年度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在这种形势下,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新承接的上市公司客户数量明显增多。个别事务所新承接的上市公司客户数量,甚至超过了原有客户数量的 20%。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张,无疑对事务所的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和更高标准的要求。
4 月 1 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注协)特别对相关事务所作出提示。事务所承接业务时,必须依据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同时,要强化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坚守风险底线,以此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
中注协着重强调,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要全面且充分地考虑上市公司业务的复杂程度、业务风险等多方面因素。要对自身的胜任能力进行准确评估,判断是否与业务相匹配。在业务分派环节,要为业务配备具有适当胜任能力的项目合伙人和项目组成员,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能够持续高质量地执行相关业务,坚决避免超出自身胜任能力范围执业。此外,还要委派具备适当胜任能力的人员担任项目质量复核人员,这些人员不仅要有充足的时间,还要有适当的权威性,应当是合伙人或类似职位的人员,其胜任能力应当至少与项目合伙人相当。在执行审计业务的整个过程中,事务所要严格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确保从实质上和形式上都保持独立,不能因任何利害关系而影响职业判断,并且要严格执行关键审计合伙人轮换要求。
中注协还表示,事务所要实现多方面的统一管理,具体包括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管理、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等五个方面。要投入资源,推进新加入人员的整合工作。加大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以此提升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在全所范围内统一进行合伙人考核和收益分配。加强基础性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和一体化水平,真正达成资源共享、标准统一、业务协同、利益一体的目标。
与此同时,事务所要正确理解质量管理准则的相关要求,按照风险导向的理念,设计并采取应对措施,以有效应对质量风险。针对新承接上市公司客户较多的情况,要在事务所层面和项目层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质量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在关键质量风险控制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与办法,确保所有质量管理环节都处于可控状态。从机制上防范执业风险,增强抵御质量风险的能力,让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力支撑事务所健康持续发展。
本文指出 2022 年以来因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受处罚,上市公司变更审计机构数量大增,部分事务所业务规模扩张。中注协对此提示事务所依据自身能力承接业务,强化一体化管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从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以确保审计质量,防范执业风险,支撑事务所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9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