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吴女士乘坐网约车时,因司机违规驾驶发生车祸,导致车上孕妇吴女士不幸流产。吴女士将司机、租车公司、网约车平台等诉至法院,最终法院判定网约车平台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同时阐述了网约车平台与乘客的合同关系及责任认定等相关法律问题。
生活中,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而这次,一场因司机违规驾驶引发的网约车车祸,让一位孕妇遭遇了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令人痛心的公路旅客运输合同纠纷案。故事要从2022年1月说起,吴女士通过某网约车平台叫了一辆车,准备前往医院进行产检。这本是一次平常的出行,却因为司机在驾驶过程中违规变更车道,瞬间变成了一场噩梦。车辆发生了严重的车祸,吴女士在车祸中受伤。
事故发生后,吴女士立即被送往医院进行检查。虽然检查结果显示事故并未直接伤及胎儿,但孕妇身上多处伤口出血的情况,使得胎儿的状况变得十分危急,最终难以保住。无奈之下,吴女士只能进行流产手术。
康复后的吴女士,心中满是痛苦与愤怒。她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于是,她将司机、租车公司、网约车平台一同诉至法院,并且申请追加事故车辆的承保公司为被告。
吴女士认为,这次事故给自己的身心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她要求赔偿医疗费、营养费、精神损失费等各项费用。具体赔偿方式为,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无责险范围内作出赔偿,不足的部分则由司机、租车公司、网约车平台共同承担。
经过法院的审理,最终判定网约车平台违约,并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法院认为,在本案中,吴女士通过网约车平台预约了网约车服务,这就意味着双方之间形成了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关系。而吴女士与保险公司、租车公司、司机并非合同相对方,所以上述三被告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相关规定,网约车平台作为运输经营方,负有保障乘客人身安全的法定义务。《上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若干规定》明确指出,网约车运营服务中发生安全事故,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对乘客的损失承担先行赔付责任。基于此,法院判定网约车平台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在赔偿金额方面,除了交通费、营养费、误工费等常规费用之外,考虑到吴女士经过多次辅助生殖手术才成功怀孕,此次事故虽然未构成肢体伤残,但对她的精神造成了较大的打击,所以法院酌定精神损害抚慰金3万元,共计赔偿吴女士9万余元。
网约车平台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了上诉。然而,二审法院审理后维持了原判。
当前,网约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网约车平台作为运输服务的经营主体,同时也是与乘客签订公路旅客运输合同的相对方,理应保证运营安全,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
当乘客乘坐网约车发生事故、需要提起诉讼时,有两种诉讼方式可供选择,即违约之诉或侵权之诉。如果选择违约之诉,被告即为公路旅客运输合同的承运人;如选择侵权之诉,所有参与侵权的主体都可被列为共同被告,法院将依据各自过错程度,确定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乘客提起的是违约之诉。由于与吴女士形成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关系的是网约车平台,所以非合同相对方的保险公司、租车公司、司机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在网约车运营过程中,平台拥有派单的主导权,路程定价规则、责任限制等条款也是由平台事先拟定的,平台在整个运营过程中发挥着组织、主导和调度的核心角色。乘客打车时,默认的交易对象也是网约车平台,因此与乘客之间构成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关系的是平台,而非具体的网约车司机。
当乘客乘坐网约车途中,受到非自身健康或者非乘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损害时,网约车平台作为承运人,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平台依法对外承担责任后,可以再依约处理内部责任,比如向司机进行追偿、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等。
本文通过讲述上海吴女士乘坐网约车因司机违规驾驶发生车祸导致流产,最终法院判定网约车平台承担全部赔偿责任的案例,强调了网约车平台与乘客构成公路旅客运输合同关系,应保障乘客合法权益,在乘客受损时需承担违约责任,同时也介绍了乘客诉讼的不同选择及平台后续处理内部责任的方式。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9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