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3月29日晚小米SU7在铜陵枞阳高速发生的碰撞爆燃事故展开,详细介绍了事故经过、遇难者情况、各方回应、起火原因推测、家属质疑等内容,还探讨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及行业标准问题,引发对智驾与安全平衡的思考。
今日,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成为网络热议焦点。网友发布的事故车辆照片,让人们对这起悲剧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在铜陵枞阳高速上发生了严重的碰撞爆燃事件。该起事故夺走了3名女大学生年轻的生命,让无数人为之惋惜。
据小米汽车回应,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了自车道,车辆改道至逆向车道。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的时速持续行驶。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了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但最终车辆还是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了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这3名女大学生是武汉某高校的学生罗某、同学李某,以及另一所学校的朋友霍某。她们结伴前往安徽池州参加某岗位的事业编制考试,年龄均在21 – 23岁之间。车辆与高速水泥护栏碰撞后起火,罗某、李某当场死亡,霍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参与急救的医院称,等他们赶到时,前排两人“烧没了”。如此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实在让人痛心不已。
目前,相关事故的责任认定暂时还没下来,家属表示希望小米汽车方面能“给个说法”。
对于起火原因,基于目前已知情况,仅能确定事故车起火并非部分网传的“自燃”,推测系猛烈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后,整车系统严重受损导致。不过,由于尚未接触事故车辆,目前暂时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昨天晚上,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作出回应。他表示29日晚上的这起事故让他心情非常沉重,三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对她们的家人、朋友,乃至每一个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他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小米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30日赶赴了现场,31日配合警方调取并提交了掌握的车辆数据。由于事故还在调查,一直没有接触到事故车,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但雷军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
雷军回应后,SU7事故遇难者母亲的微博留言评论,希望小米说到做到。
针对网上“事故车辆已经被拉回北京”的说法,小米汽车明确回应这一说法失实。事故发生后,警方随即介入调查,截至目前,小米尚未接触到事故车辆。
网友们还关心几个问题。一是车辆发生事故后为什么会起火,目前仅能确定不是自燃,推测是撞击受损导致,但无法深入分析。二是事故后车门是否能打开,小米表示尚未接触事故车辆,无法分析事故时车门是否可以打开,目前没有准确的结论。
小米汽车公布了事故细节和发文回应了事故相关传闻。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备受网友关注。4月2日,宁德时代回应小米SU7事故称,不是他们的电池。
对于小米官方公布的数据,家属提出了质疑。其中一位遇难者小罗的妈妈向澎湃新闻表示,孩子当时开的是智驾,“当时的情况,谁能2秒钟反应出这个事态来?2秒钟之内谁能立马切换呢?”小罗妈妈还描述了事故发生后家属的经历和感受,“女儿发生了这个意外后,我的家里已经塌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听到了这个消息,现在也都进了医院。”
目前3名遇难者家属均在安徽料理后事,并等待事情处理结果。
智能驾驶功能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许多年轻车主也非常相信这项技术。但从理论上讲,智驾是分为L1到L5级的,从技术上讲,现在所有的智驾车都没有达到L3级,如果达到L3级,驾驶员才能在高速公路双手离开方向盘。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表示,这个事故反映出市场宣传的一个误区,一些车企为了宣传营销,避开了L2、L3的说法,另辟蹊径找了个别的词NOA,还有特斯拉的FSD,严格来讲这都是不符合国际标准的,久而久之就会对消费者造成误解,行业亟需出台一系列标准。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小鹏汽车、问界以及特斯拉都出现过智能驾驶致人死亡的事件。小鹏汽车车主打开LCC辅助驾驶功能后分神,与前方检查车辆故障人员发生碰撞,造成一人死亡;问界M7 Plus在内侧快车道行驶中追尾碰撞作业中的道路养护车,车辆起火后,因前机舱及乘员舱内电源线及信号线被瞬间切断,门把手控制器无法收到弹出信号,致使车内人员无法逃生,出现三人死亡。特斯拉车辆在Autopilot状态下未识别弯道,冲出路外撞树起火,导致2人死亡;以及车辆在小区内倒车时,超声波雷达未识别1.2米高的儿童(处于视觉盲区),导致5岁女童被碾压身亡。
令人唏嘘的是,据媒体报道,死者妈妈提到女儿曾多次告诉她智驾“方便、安全”,但她多次告诫女儿智驾不完善。
网友们对此事热议不断。不少网友认为现阶段的智能驾驶技术水平,任何厂商都不应该宣传其具有自动驾驶的能力,目前的智驾水平并不能代替人驾。还有网友晒出雷军直播截图,曾提醒使用智能驾驶要手扶方向盘盯着路面。一位网友则用亲身经历表示,使用智驾时,遇到前方路障,自己再去急刹车改道十分危险且后怕。
这次事故不仅是一起悲剧,也再次给所有司机敲响警钟:千万不要过于依赖智驾,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才是最靠谱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本文详细报道了3月29日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致3名女大学生身亡的事故,包括事故经过、各方回应、家属质疑等情况。同时,探讨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行业标准问题,通过列举其他车企智能驾驶致人死亡的事件,提醒人们不要过度依赖智驾,引发了对智驾与安全平衡的思考。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