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的一系列战略布局和业务发展动态。涵盖了京东对达达员工薪酬的升级、达达的合并计划、京东七鲜的布局、外卖业务的推进,以及达达的财报情况和即时零售行业的增长趋势等内容。
在4月2日这一天,京东对外宣布了一项重要的薪酬调整举措。达达员工的薪酬体系将迎来显著升级,今年会提升至19薪,到明年更是会进一步升级到20薪。不仅如此,部分表现优秀的达达员工还将获得京东集团的股票奖励。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体现了京东对达达员工的重视,也为员工们注入了强大的激励动力。
而在前一晚,达达就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公告显示,达达已与母公司JD Sunflower Investment Limited及其旗下全资子公司JD Sunflower Merger Sub Limited签署了合并计划。按照计划,达达将合并子公司,之后成为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该母公司由京东全资拥有。当合并生效时,达达ADS将会被注销。达达董事会已经批准了这一协议,预计整个交易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内完成。
对于京东获得达达100%的股份这一举措,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京东此举是为了更好地发力即时零售业务,进一步巩固其在该领域的市场地位。
早在3月12日,京东就透露了京东七鲜的布局规划。京东七鲜将在天津进行重点布局,初步规划是在6月底前新增20个仓店。这些仓店将提供最快30分钟到达的配送履约服务,能够极大地满足消费者对即时购物的需求。同时,京东还提到,部分商品最少比其他平台便宜10%,这无疑增加了其市场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京东七鲜和前置仓完成了融合,成功将实体店和前置仓结合起来。
庄帅还指出,在即时零售的布局上,京东主站的秒送频道起到了关键的连接作用。它连接了即时零售的第三方实体店和B2C,以及线下京东自营的七鲜等实体店。七鲜通过N + 1的模式,积极拓展一店多前置仓的模式,最终形成协同效应。从模式上看,1 + N模式有利于改变即时生鲜的行业痛点。一方面,传统前置仓面临流量和履约成本高企的问题,很难实现盈利,比如每日优鲜就因流量和履约成本占比过高而崩塌;另一方面,纯实体门店则受制于拣货效率和影响店内购物体验,像盒马曾因店内拣货与顾客购物动线的冲突导致履约延迟。而通过“仓店网融合”的模式,单仓建设成本、人力成本均大幅下降。
除了即时零售业务,近期京东大力推广的外卖业务也由达达骑手承担配送。2月,京东与首批京东外卖全职骑手代表签约。据第一财经了解,首批入职的全职骑手大多是达达骑手,他们都在达达工作了一段时间,且接单量较为稳定。3月20日,京东外卖宣布,目前已与超10000名全职骑手签署正式劳动合同。3月24日,京东外卖更是传来喜讯,日订单量已突破100万。
从达达发布的财报来看,本地即时配送平台达达秒送是达达旗下增长较快的业务。达达2024年财报显示,2024年总净收入为96.64亿元,同比下滑8%。其中,达达快送产生的净收入由2023年的40.15亿元增长44.6%至2024年的58.05亿元,增长主要是因为向各连锁商家提供的同城配送服务订单量增加。而业绩下滑则是因为京东秒送收入同比下滑40.6%至38.59亿元,主要是由于在线广告及营销服务收入减少,以及履行服务及其他收入减少。
在同城配送领域,达达面临着顺丰同城、闪送等平台的激烈竞争。顺丰同城2024年财报显示,同城即时配送服务收入由2023年的123.9亿元增长27.1%至157.5亿元。其中同城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3.5%,主要受到餐饮外卖消费需求稳定,零售消费等场景下即时配送需求加速释放,非餐场景维持稳健增长趋势,深耕下沉市县等因素影响。
目前即时零售行业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即时电商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预测消费者需求,优化库存管理和配送路径,并不断完善即时配送体系,缩短商品从实体商户(仓库)到消费者的时间,满足了消费者对快速、高效的购物需求。2023年,我国即时电商市场规模达2万亿元,同比增长36%,预计2027年,即时电商市场规模将突破5万亿元。
本文围绕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发展展开,介绍了京东对达达的薪酬调整与合并计划,京东七鲜的布局,外卖业务的推进,以及达达的业务情况和行业竞争态势。同时指出即时零售行业具有较大增长空间,京东正通过一系列举措在该领域发力,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