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今年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这一举措,介绍了综治中心的建设情况、为群众带来的便利以及在解决群众问题和收获信任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提及相关负责人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在今年,天津市着眼于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出了一项极具创新性的举措。那就是让群众只需进入一扇门,其诉求便能得到“一站式”的处理。这一举措的背后,是天津市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努力。
自今年以来,天津市紧锣密鼓地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如今,综治中心已经陆续在市、区、街镇完成挂牌。值得一提的是,公检法司等重要部门,以及人社、住建、民政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的主管部门,还有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各类调解组织和心理服务等社会力量都一同入驻到了综治中心。
记者近期走访了多个综治中心,真切地感受到了这里发生的变化。曾经,群众反映问题时面临诸多困扰。天津市西青区委政法委维稳指导科科长王鹏飞表示:“以前群众反映问题,有的不太清楚归哪个部门管,有的需要去几个部门反映问题,跑来跑去就跑出了‘火气’。”而现在,综治中心就设在小区楼下的主干道旁,位置十分显眼,交通也很便利。它能够对群众的各类诉求做到“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问题解决也更加高效。
图为位于天津市红桥区综治中心的心理咨询室。
走进红桥区综治中心二楼的心理咨询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房间,柔软舒适的座椅让人一坐下就感觉放松。在这里工作的心理咨询师范晓兰向记者讲述了她的工作日常。她表示,有的上访群众内心压力巨大,陷入困境难以自拔。每当遇到这类情况,她会运用谈话、音乐放松等多种方式,耐心地引导、帮助当事人平复心情,让他们能够以更平和的心态去反映问题、解决矛盾。
在综治中心的努力下,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群众从最开始争执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到最后握手言和;从有困难时“摸不着门”,到现在有问题主动上门求助。综治中心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也逐渐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群众信任。
天津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红卫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引导人民群众遇到问题、有矛盾纠纷就到综治中心‘找个说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文围绕天津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展开,介绍了综治中心的建设情况、带来的便利以及在解决群众问题和获得信任方面的成效,最后提及相关负责人对未来增强群众“三感”的展望,充分展现了该举措对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