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集体协商展开论述,介绍了广州工会发布集体协商参考信息的情况,阐述了集体协商的重要意义、当前劳动关系面临的复杂情况、推进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会为此采取的措施和应秉持的立场,最后肯定广州工会做法并期待各地工会探索新模式推动集体协商提质增效。
集体协商的质量和效率,不仅仅关乎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能体现出工会维权服务的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程度。
根据3月28日《工人日报》的报道,近期,广州工会发布了《2025年广州市主要行业职工薪酬福利集体协商参考信息》,这为企业和职工双方在薪资、待遇的协商方面提供了关键参考。据悉,这已经是广州市总工会连续7年发布此类集体协商参考信息。今年的调研涵盖了广州市11个行政区2200多家企业的薪酬数据,涉及38个细分行业。有基层工会主席、企业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集体协商参考信息所提供的薪酬福利数据,为他们的协商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让他们在协商时有了可靠的依据,切实提升了基层集体协商的实际操作能力。
集体协商是职工方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安全与卫生等劳动关系相关事项,进行平等商谈的行为,是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方式。目前,我国已经构建起了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为基础,以《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为指引的集体协商法律法规制度体系。长期的实践表明,开展集体协商并签订集体合同,不仅能够充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平稳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领域面临的情况较为复杂。一方面,劳动者的诉求日益多元化,不同行业、年龄、性别的劳动者对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权益的追求呈现出分层化的特点;另一方面,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依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协调劳动关系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作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协商并签订集体合同,发挥其在劳动关系领域保障公平、稳定预期、促进发展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在推进集体协商的过程中,一段时间以来,职工方不敢谈、不会谈,企业方不愿谈、谈不拢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职工方缺乏相关知识,不掌握具体数据,无法与企业方在地位平等、信息对称的基础上进行协商,是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职工的“娘家人”、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参与方,各级工会在提升职工方的集体协商能力、促使企业方重视集体协商等方面采取了诸多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职工谈判代表的集体协商实际操作能力,助力职工代表谈出好结果;发布集体协商操作指引和集体合同范本,指导集体协商工作,推动集体协商的规范化、法治化;发布行业薪酬信息,细化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薪酬最低标准、中位数标准、最高数标准等数据,为开展集体协商提供全面、可靠、准确的数据支撑等。这些举措在推动集体协商提质增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必须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定地站在职工立场。在开展集体协商的过程中,要善于表达工会的观点,更要明确职工的立场,切实履行职责,将职工合理合法的诉求反映好、维护好、落实好,使职工利益得到有效保障,让职工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开展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推动企事业单位和劳动者尤其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是各级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助力职工发展的重要途径。广州工会多年来不断细化集体协商参考信息的内容,落实职工收入保障及增长机制,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
集体协商的质效不仅关系着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且能够反映出工会维权服务的成色,有利于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所以,做好集体协商,实际上是一种多赢。期待各地工会立足本地实际,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企业,找准集体协商的切入点着力点,探索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推动集体协商工作提质增效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断扩大集体协商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让职工权益更有保障,让劳动关系更和谐稳定。
本文强调了集体协商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劳动关系的复杂情况和推进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工会采取的措施及应有的立场,肯定了广州工会的做法,呼吁各地工会探索新模式推动集体协商提质增效,以实现职工权益保障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多赢局面。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