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香港PMI跌至48.3,首季末营商环境显著恶化,香港3月采购经理指数下滑,新订单缩减致营商气氛转差

本文聚焦于4月3日公布的标普全球3月香港采购经理指数(PMI),深入分析该指数低于盛衰分界线所反映出的香港营商环境恶化情况,包括新订单减少、经济增长转差、就业下滑、成本与售价情况以及企业悲观情绪等多方面问题。

据相关消息报道,在4月3日,标普全球公布了3月香港采购经理指数(PMI)相关数据。经季节调整后,该指数为48.3,相较于2月的49有所降低。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该指数连续2个月低于50这一盛衰分界线了。这一数据清晰地显示出,在今年第一季度末,香港的营商环境出现了恶化的情况,而且此次下跌幅度是近9个月以来最为明显的。

从报告中可以了解到,企业新接订单进一步减少是导致3月份PMI出现倒退的主要原因。当下,经济增长的脚步逐渐放缓,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同时贸易前景笼罩着更多的不明朗因素。这些不利因素都给内需和外销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从而使得整体新订单的缩减速度达到了去年7月以来最快的水平。具体来看,来自内地和海外出口的业务量大幅萎缩,且跌幅相较于2月进一步扩大。不过,令人稍感意外的是,3月的产出量却出现了反向的微升。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经济学家Usamah Bhatti针对最新的PMI数据发表了看法。他表示,这些数据表明香港经济增长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现了转差的态势。目前,本地和海外的需求都呈现出疲软的状态,新增订单以9个月以来最大的跌幅在缩减,这充分反映出市场需求较为偏弱。由于产能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纾缓,企业在增聘人手方面并不积极,这就导致就业人数进一步下滑,而且职位减幅相比2月还要更高。

Bhatti还进一步指出,虽然成本压力明显存在,但仍低于差不多四分一世纪的历史平均值。整体投入成本的通胀幅度达到了5个月以来的最大值,然而企业为了在需求减弱的大环境下促进销路,更倾向于调低售价。与此同时,营商气氛进一步变差,企业对未来一年的前景持看淡的态度,悲观情绪加深至2020年12月以来最为严重的程度。业内人士不仅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感到困扰,还对本地和全球经济走弱可能带来的影响深感忧虑。

本文围绕3月香港采购经理指数(PMI)低于盛衰分界线展开,揭示了香港首季末营商环境恶化的现状。新订单减少、经济增长转差、就业下滑、成本与售价的矛盾以及企业的悲观情绪等,都反映出香港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622.html

(0)
KennedyKennedy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