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警方破获一个横跨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的动漫手办盗版团伙的案件,详细介绍了该团伙的作案手段、销售模式以及警方的抓捕行动,同时也指出了动漫衍生品市场存在的监管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在未经著作权人授权许可的情况下,竟有人自行对正版圣斗士和灌篮高手动漫形象进行复刻,制作成盗版手办后公然出售。
4月2日,上海静安警方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披露,他们成功摧毁了一个横跨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的动漫手办盗版团伙。此次行动中,警方抓获了汪某、韩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超过了3300万元。
该团伙采用“双线销假”的模式,销售渠道从平台网店延伸到了境外网站。近期,上海静安警方接到市民报案,称其在某网店内购买的知名动漫雕像手办是假冒产品。经专业鉴定,该网店销售的多款产品与著作权人的设计图基本相同,这种行为已构成对原作的复制,涉嫌侵犯著作权。
警方经过初步调查发现,自2021年1月起,汪某在没有获得著作权方授权的情况下,雇佣韩某担任主设计师团队负责人,组织人员开展产品仿制活动。他们通过一系列工业化流程,包括绘制设计图纸、进行3D建模打印原型、开模量产等,系统性地仿制了多款知名动漫角色雕像产品。其销售网络主要依托吴某、包某等人运营的多家线上店铺进行分销,并且会按照销售额10% – 20%的比例向代理方支付服务费用。
办案民警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涉案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侵权商品达17000余件,涉案金额超过3300万元。
图为警方缴获的部分侵权物品。(上海静安警方供图)
该团伙还依托社交平台发布“工厂尾单”等虚假宣传信息来引流。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查明该团伙作案呈现出高度专业化等特征。“‘设计师’韩某负责从原版动漫画和正版手办中提取细节数据,利用3D扫描技术生成高精度模型,再通过树脂打印制作样品。为了提升仿真度,汪某甚至委托某工厂对模具进行电镀处理,使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正版一致的金属光泽。”“盗版团伙生产销售的雕像手办在线条、色彩、形状特征或特征组合等方面与原作动漫人物形象或正品手办雕像构成实质性相似,具有非常突出的标志性和较为显著的可识别性,这让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
办案民警表示,在销售环节,汪某伙同吴某、包某依托社交平台发布“限量预售”“工厂尾单”等虚假宣传信息来吸引消费者,并建立买家社群。
警方从网店后台了解到,汪某团队制售的手办雕像价格是授权正品价的60% – 80%,即使是工艺相对复杂的手办雕像,售价也被压低到正品的70%以下。例如,一款长宽约30厘米、高约50厘米的动漫雕像,在官方授权店的售价为5000元左右,而涉案网店的售价可以低至3000元以下。
不过,据部分消费者反馈,这些仿制手办雕像用料和包装相对较差,一些货品在开箱验货时就存在棱角毛糙、肢体断裂等情况。
图为警方缴获的部分侵权物品。(上海静安警方供图)
在查明情况后,静安警方迅速分三路实施突击抓捕。他们先后在上海市静安区某写字楼查获设计工作室,扣押了电脑、3D打印机等作案工具;在浦东新区一处民宅内起获库存手办800余件;在本市普陀区一处民宅内抓获了正在销毁交易记录的韩某。
嫌疑人到案后,静安警方从源头材料商、代工厂等环节进一步完善证据,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图为警方打击侵权团伙位于上海的仓库。(上海静安警方供图)
目前,静安区人民法院以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分别判处吴某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罚金人民币三十二万元;判处包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九十万元。犯罪嫌疑人汪某、韩某因涉嫌侵犯著作权罪已被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警方正对涉案加工厂及下游分销商展开追查。
办案民警向贝壳财经记者坦言,本案暴露出动漫衍生品市场的监管难点。“犯罪团伙利用3D打印技术降低仿制门槛,借助跨境电商平台规避地域监管。”警方建议,著作权方需加强数字水印、区块链存证等防伪技术应用,电商平台应履行《电子商务法》规定的知识产权保护义务,及时下架侵权商品,从源头阻断盗版假货流通渠道。
同时,警方也提醒消费者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官方授权渠道购买正版周边商品,主动核查产品防伪信息,对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保持警惕。若发现侵权线索,应及时通过电商平台投诉通道或向监管部门反映,共同维护文创产业健康发展生态。
上海静安警方成功破获一个横跨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的动漫手办盗版团伙,涉案金额超3300万元。该团伙作案手段专业,通过虚假宣传引流销售侵权商品。法院已对部分嫌疑人作出判决,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本案暴露出动漫衍生品市场监管难点,警方呼吁著作权方、电商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努力,维护文创产业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