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的投资情况,包括日历效应下的市场风格变化,A500ETF的特点与优势,近期A股市场走势,外资对A股评级的提升,内地中长期资金的调研情况,以及券商对A股投资策略的建议。
从日历效应的独特视角来审视A股市场,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显著的“财报效应”。在财报披露期,也就是每年的4月、7月和10月,业绩增速对股价所产生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其他月份。而3月下旬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渡期,根据历史经验,在这个时期中小市值风格的胜率以及超额收益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目前,市场大小风格的分化依然处于历次春季躁动的高点水平。像计算机、机械等热门主题行业的换手率已经达到了历史高位,筹码结构需要通过震荡来进行优化。基于这样的市场状况,“科技 + 顺周期”的哑铃配置或许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投资思路。
A500ETF(159339)紧密跟踪A股新时代核心宽基A500指数。该指数选取了500只成份股,这些成份股覆盖了A股市场营收的63%以及净利润的70%,堪称A股核心资产的代表。更为重要的是,所有成份股都处于互联互通的范围内,这为外资配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指数编制方案上,它十分重视行业均衡,能够均衡配置“科技 + 顺周期”,从而精准把握A股盈利的主线。
在2025年3月19日,A股市场的走势呈现出震荡的态势,不过A500指数在临近收盘时实现了上涨并收红。在A500指数成份股中,固德威、兴齐眼药涨幅超过7%,中鼎股份、福田汽车、以岭药业涨幅超过4%,春风动力、国投电力、宁德时代涨幅超过3%,其余成份股也积极跟涨。
A500ETF(159339)所跟踪的中证A500指数,在编制方案上具备四大显著特点,分别是行业均衡、ESG筛选、互联互通、市值均衡。与沪深300等传统宽基指数相比,它更具代表性和投资性,堪称更符合时代特征、能够反映经济结构的“中国版标普500”。它既能够紧跟科技行业日益重要的发展趋势,又能兼顾传统龙头高自由现金流的特点。
进入3月份以来,外资持续提高对A股的评级。美国高盛集团在最新报告中认为,今年中国股票市场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开局。随着近期中国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以及科技方面获得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机构开始考虑增持中国股票。花旗分析师在报告中将中国股市评级从“中性”上调为“增持”,汇丰银行也将中国股票的投资评级从“中性”上调到“偏高”。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外资企业在华投资信心的坚实基石。2024年,中国成功实现了5%的经济增长目标,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成为外资机构和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资产最重要的原因。
内地中长期资金对A股的调研频率大幅增加。险资作为中长期资金的重要来源,其在资本市场中的投资策略备受关注。数据显示,2025年开年以来,保险公司延续了2024年末密集调研上市公司的趋势。截至3月5日,已有超百家保险公司累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过千次,相比去年提升了近两成。与此前相比,机构对科技公司的关注度大幅提高。从市场判断来看,50%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和53.57%的保险公司对2025年A股市场持较乐观看法;从走势预期来看,52.78%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和51.19%的保险公司预期2025年A股市场走势将震荡上行。
东方证券认为,A股市场近期展现出了强劲的走势,特别是在科技产业方面,呈现出反弹行情的良好势头。从行业估值的角度来看,部分行业如计算机、电子、汽车等的PB估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这表明市场对于这些行业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同时也反映出投资者对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高度关注。然而,也有部分行业如农林牧渔、建筑材料、石油石化等的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位置,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寻找低估值投资机会的空间。因此,“科技 + 顺周期”的分散投资或许是当前较好的投资策略。
本文围绕A股市场展开,分析了市场风格变化、A500ETF特点、市场走势、外资和内地资金动向等方面。指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科技 + 顺周期”的哑铃配置或分散投资是较好的策略,同时强调了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吸引外资和内地资金看好A股市场。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