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搜狐汽车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会论坛期间对奥托立夫中国区销售战略及业务发展副总裁毛莉莉的访谈展开,详细介绍了奥托立夫在技术创新、市场适应、研发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商用车业务等方面的策略和举措。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会论坛举行期间,搜狐汽车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开展了一系列深度访谈活动,将目光聚焦于多位行业领袖。其中,奥托立夫中国区销售战略及业务发展副总裁毛莉莉女士的精彩分享格外引人关注。她以专业且独到的视角,深入阐述了奥托立夫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适应方面所采取的独特策略。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毛莉莉女士着重强调,技术创新是奥托立夫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她以安全气囊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在中国市场,随着智能座舱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仪表板上大屏幕的广泛普及,副驾驶气囊的设计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奥托立夫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研发,成功推出了跨屏式气囊。该气囊在弹出时,既能为乘客提供可靠的安全保护,又能巧妙地避免触碰屏幕,完美满足了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充分展现了奥托立夫卓越的技术实力。
此外,毛莉莉女士还透露,奥托立夫正在与主机厂和座椅厂携手合作,共同研发零重力座椅适配安全带。这一创新产品主要是为了解决大角度调节座椅时,原有安全带无法有效保护乘客的问题。据了解,奥托立夫计划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正式发布这一产品,届时将为行驶过程中的乘客提供全方位、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在谈到市场节奏对研发管理的影响时,毛莉莉女士回忆起奥托立夫曾有过拒绝整车企业极致压缩开发周期要求的阶段。但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奥托立夫及时调整了策略,采用了“Yes,But”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奥托立夫愿意积极配合客户的要求,但同时会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向客户告知潜在的风险,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转变使得奥托立夫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有效缩短开发周期,显著提高研发效率。
在全球化研发管理方面,毛莉莉女士指出,奥托立夫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4家技术中心,并且即将增加至15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即将开设第二家技术中心。中国的技术中心规模宏大,覆盖的客户群体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市场的品牌。其中,上海的技术中心是全球最完整的,能够为主机厂提供强大的支持,帮助其开发满足世界各地NCAP实验标准的系统和产品。这一全球化的布局不仅体现了奥托立夫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也充分展示了其在全球化研发管理方面的领先地位。
针对供应链管理面临的挑战,毛莉莉女士表示,奥托立夫一直在坚定不移地深化垂直整合策略,积极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她特别提到,奥托立夫已经与航盛电子、首钢等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这种合作方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奥托立夫还积极发挥自身的全球市场份额优势,帮助中国的供应链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广阔的业务发展机会。
最后,在商用车业务方面,毛莉莉女士表示,奥托立夫已经将商用车纳入了重要的业务战略之中。尽管商用车市场目前没有像乘用车那样严格的NCAP标准,但奥托立夫依然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例如与宇通等企业开展了深入合作。她坚信,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用户需求的逐步提升,商用车市场也将迎来技术更新迭代的发展趋势。
本文通过对奥托立夫中国区副总裁毛莉莉的访谈,全面展示了奥托立夫在技术创新上不断突破,研发出跨屏式气囊、零重力座椅适配安全带等产品;在市场适应方面采取灵活策略,应对市场节奏变化;全球化研发管理布局合理,重视中国市场;供应链管理深化合作,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商用车业务积极创新,顺应市场发展趋势。这些举措体现了奥托立夫强大的企业实力和积极的市场应对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