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市场监管总局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展开,介绍了其已有的规划与举措,以及后续在不同方面的标准研制方向,还提及下一步将加强协调、提升效率推动标准落地。
北京,3月28日消息。在3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2025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王秋苹透露:“近期总局将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发布一系列国家标准,持续引领行业规范发展。”
去年年底,市场监管总局就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对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新一轮的规划。今年以来,为了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市场监管总局加大了标准供给力度。先后发布了人工智能大模型通用要求、测评指标与方法、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估等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就像是为规范人工智能应用“夯基架梁”“铺路架桥”,为行业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月28日上午,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了此次2025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摄影:左雨晴)
王秋苹表示,近期,总局正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国家标准研制工作,进一步落实《指南》的总体布局,持续健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标准。
在算力平台方面,总局将加快推动深度学习编译器、高质量数据集、计算调度与协同等标准的研制。通过这些标准的制定,能够优化人工智能数据服务,推动人工智能计算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整合,为培育产业生态助力。比如,高质量数据集标准的建立,可以为人工智能模型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从而提升模型的性能和效率。
在大模型方面,加快推动机器视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通用大模型标准,以及推理引擎、检索增强等大模型应用和优化技术标准的研制。这些标准将为产业研发、选型和应用大模型提供指导,使得大模型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在具身智能和智能体方面,总局将加快部署智能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等标准,引领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发展。同时,研制智能移动终端、智能办公软件等标准,指导人工智能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升级。以智能语音交互标准为例,它能够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和交互的流畅性,提升用户体验。
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方面,推动工业大模型、钢铁行业大模型等标准的研制,服务智能制造发展和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此外,围绕医疗、家居等生活场景,以及交通等重点行业需求开展应用标准研制,促进人工智能与各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例如,医疗行业的人工智能标准可以规范医疗影像诊断等应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安全治理方面,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和优化训练等环节,开展数据安全标准的研制,保障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流程的数据安全。同时,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安全分类分级、能力成熟度评估、伦理治理等标准的研制,保障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通过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加强跨行业、跨领域人工智能标准的协调。启动绿色通道,提升标准供给效率,快速响应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标准尽早出台并落地应用。
市场监管总局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从已有的规划和今年的标准发布,到近期在多个方面加快标准研制,再到下一步加强协调和提升效率推动标准落地,全面展示了总局为规范和促进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所做的努力,有望推动人工智能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