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检察机关:多管齐下守护食品安全与产业发展,汕头牛肉丸背后:检察机关力促屠宰行业规范发展

本文聚焦汕头牛肉产业,介绍了汕头牛肉丸作为特色美食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同时揭示了肉牛屠宰场存在的违法排污、经营不规范等问题。详细阐述了汕头市检察机关通过建立大数据监督模型、调查取证等方式,制发检察建议和磋商函,推动多部门形成整治合力,对屠宰行业进行综合整治。此外,还提及检察机关在其他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督行动,强调了其守护群众“舌尖安全”、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决心。

牛肉火锅,宛如潮汕地区美食画卷中一抹浓重的色彩,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美食符号。而手打牛肉丸,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深深承载着潮汕地区浓厚的饮食文化底蕴。今年1月,汕头牛肉丸地方新标准正式落地实施,这无疑为企业生产牛肉丸提供了更为坚实、科学的技术标准保障,让这一美食在品质提升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然而,在看似繁荣的牛肉产业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汕头市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敏锐发现,部分肉牛屠宰场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现象。这些屠宰场未办理工商登记,也未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屠宰好的肉牛产品更是未经肉品品质检验,便经由大小商贩运输流入市场。这种行为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存在极大的食品安全风险,不仅对汕头牛肉产业的振兴发展形成了制约和阻碍,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那么,如何才能让汕头牛肉丸这一闪耀的美食招牌更加光彩夺目呢?近期,一场围绕屠宰行业规范发展的整治行动在汕头迅速拉开了帷幕。

■ 肉牛屠宰场违法排污

龙湖区,作为汕头牛肉产品的消费大区,其中某街道的一个村居内,两家隐蔽的屠宰场引起了汕头市检察机关的高度关注。

“我们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的报料,称该村有几家肉牛屠宰场违法排污,现场臭气熏天,严重影响了农村的人居环境,村民对此反映十分强烈。”承办检察官回忆道。由于该线索涉及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多个领域,检察机关迅速决定立案,并紧锣密鼓地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牛肉,是潮汕地区极具特色的美食之一,而汕头牛肉丸更是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全国各地游客的青睐。肉牛屠宰行业,不仅是牛肉食材的供应源头,更是传承和发扬这一特色美食的重要载体。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屠宰场的真实情况,汕头市人民检察院研发建立了肉牛屠宰场大数据监督模型。通过调取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的相关行政许可数据,对全市15家屠宰场的信息进行了细致的比对分析。

汕头检察机关:多管齐下守护食品安全与产业发展,汕头牛肉丸背后:检察机关力促屠宰行业规范发展

检察机关通过无人机对屠宰场开展调查取证。 受访者供图

“经初步判断,有两家肉牛屠宰场存在未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配备任何污染防治设施等违法情形。”承办检察官介绍说。为了彻底查清肉牛屠宰场违法的事实,汕头市人民检察院根据屠宰场半夜和中午开始屠宰作业的时间规律,多次采用“传统蹲点式+高科技无人机航拍”的方式,及时锁定了屠宰场违法排污以及销售牛肉的证据。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这两家屠宰场直接向外排放未经处理的屠宰废水,经专业监测,废水中含有氨氮、CODcr、动植物油等多种污染物。”承办检察官严肃地表示。相关职能部门巡查和监管力度的不足,导致屠宰场的生产行为严重危害了公共卫生环境和乡村人居环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汕头市检察机关深刻认识到,肉牛屠宰行业串联着农业、食品加工、文旅等多个产业。行业发展存在的不规范问题,除了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外,更制约和影响了汕头牛肉产业的振兴发展。

■ 检察建议推动整治合力

整治屠宰场涉及多个监管部门,如何避免相关职能部门相互推诿,形成有效的整治合力成为了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汕头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对涉案肉牛屠宰场的环境违法行为履行监管职责。同时,要求加强辖区内动物屠宰加工场的巡查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违法行为,切实担负起水污染防治监管职责。

与此同时,汕头市人民检察院指导龙湖区人民检察院,就肉品防疫检疫、无证经营等问题向该区相关职能部门制发磋商函,督促其加强对屠宰场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整治屠宰行业的违法乱象。

“相关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和磋商函后,积极依法履职。”承办检察官欣慰地表示。围绕屠宰行业规范发展,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开展了全面的整治工作。

汕头市生态环境职能部门立即开展牛羊屠宰场集中专项整治,并对违法情节严重的两家涉案屠宰场作出行政罚款等处罚决定。

“现阶段各区县未设置牛羊定点屠宰场,屠宰点‘多、小、散、乱’现象较为突出。”龙湖区生态环境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从2月起,该部门把屠宰加工场所专项执法列入每月执法检查计划,严厉查处屠宰场所未办理环保手续,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直排、偷排、超标排放污染物等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开展牛肉丸制品加工行业专项检查,摸排与肉牛屠宰加工场所相关线索,及时发现取缔违法违规“散乱污”屠宰点。

龙湖区农业农村职能部门则进一步加大对屠宰行业的监管力度,对案涉两家屠宰场进行立案查处,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动物屠宰政策法律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从业者的法律意识。

相关街道办事处联合上述部门,对案涉两家屠宰场进行查封,并印发整改通知,对辖区所有屠宰场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不留死角。

■ 守护群众“舌尖安全”

屠宰行业一头连着畜禽养殖业,一头连着百姓餐桌,不仅关乎食品安全和生态保护,更关系着地方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肉牛屠宰行业的督促整治,正是汕头市检察机关守护群众“舌尖安全”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

针对肉牛屠宰行业存在的无证经营、违法排污、肉品未经检验等问题,汕头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通过大数据监督模型等先进手段进行调查取证,以检察建议、磋商等形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屠宰行业综合整治。这一系列举措助推了屠宰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为服务地方特色产业优势和农业经济振兴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而在屠宰行业之外,更多的“舌尖安全”问题也进入了检察监督的视野。

汕头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大数据模型筛查线索,发现部分休闲场所违规向消费者提供简餐、自助餐等餐食服务,食品安全存在隐患。检察机关遂依法制发检察建议,随后,被建议单位迅速对涉案经营者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核查处置,并以此为契机,对辖区内足浴店进行全面检查,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

澄海区人民检察院在走访农贸市场时发现,部分生鲜商户违规使用红色、蓝色等有色光源对肉类、蔬菜进行照明,销售的生鲜产品在“生鲜灯”照射下色泽失真,消费者容易误判农产品新鲜程度。对此,该院依法进行立案监督,制发磋商函,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开展整改工作,并强化日常监管,严把食品安全关。

“公益诉讼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手术刀’,更是推动行业变革的‘助推器’。”汕头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检察机关将聚焦农村面源污染、传统工艺保护等领域深化专项监督,以“检察蓝”护航“产业兴”,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法治保障。同时深入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持续聚焦食品安全领域民生问题,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强有力的监督回应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期待,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筑牢食品安全底线,守护好千家万户“舌尖安全”。

本文围绕汕头牛肉产业,揭示了肉牛屠宰场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包括违法排污、经营不规范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和地方产业发展。汕头市检察机关积极作为,通过建立大数据监督模型、调查取证、制发检察建议和磋商函等方式,推动多部门形成整治合力,对屠宰行业进行综合整治。此外,检察机关还在其他食品安全领域开展监督行动,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为守护群众“舌尖安全”、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531.html

(0)
StevStev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