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AI标识办法生效,为网络内容真实性保驾护航 9月1日起AI内容需“亮明身份”,专家答疑标识问题

本文围绕《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事件展开,详细介绍了AI生成内容的标识方式,包括显式和隐式标识,还请专家解答了网友关心的问题,如标识添加规范、个人用户创作时的标识情况等,同时阐述了标识存在的意义,如降低审核成本、促进公平竞争等。

央视网消息,从今年9月1日起,《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将正式施行。该《标识办法》明确提出,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类内容,都必须强制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这一举措意义重大,意味着所有AI生成的内容从此都要“光明正大”地“亮明身份”,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偷偷摸摸地“以假乱真”了。

那么,AI生成合成的内容标识究竟该怎么添加呢?发布者能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设计标识呢?针对这些网友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特别邀请了相关专家来为大家进行解读。

AI生成内容应按相应规范进行标识

9月1日AI标识办法生效,为网络内容真实性保驾护航 9月1日起AI内容需“亮明身份”,专家答疑标识问题

除了显式标识之外,还有一种隐式标识。隐式标识是指通过采取特定的技术措施,在生成合成内容的文件数据中添加的、不易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标识办法》对隐式标识的要素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还要求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对应用是否合规添加标识进行审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介绍说:“隐式标识并不复杂,这类标识主要包含生成合成内容属性信息、服务提供者名称或者编码、内容编号等制作要素信息。只需要在生成合成内容的文件的元数据中添加上述信息即可。像常见的数字水印等形式,均属于本办法所提及的隐式标识。”

专家:AI生成内容要“亮明身份”

专家进一步介绍,对于个人用户借助AI进行文字创作的情况,如果不存在侵犯个人、企业、社会等主体利益的情况,用户则不需要进行专门的标识。然而,如果借助AI生成的文字内容涉及模仿某人的话语表达、模仿媒体进行新闻发布,或者模仿政府部门发布相关公告等,就必须进行显式标识。

标识的存在将有利于降低审核运营成本

9月1日AI标识办法生效,为网络内容真实性保驾护航 9月1日起AI内容需“亮明身份”,专家答疑标识问题

专家指出,在《标识办法》的要求下,标识的存在能够对大规模搬运人工智能直接生成内容的行为起到拦截作用。这使得内容平台有了更明确的合规要求和管理程序,有利于降低总体的审核运营成本。

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吉豫表示:“这对于整个网络空间、数字空间内容的真实性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也能让自媒体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自己的视频更加出彩,但不要用它们来制造虚假新闻以博得眼球,从而引导广大的自媒体更积极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标识办法”施行有利于公平竞争和有效管理

专家介绍,“标识办法”的施行有利于公平竞争和有效管理。据悉,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首部“办法 + 强标”的组合拳,强制性的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将于9月1日与《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同步施行。

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9月1日起施行,要求AI生成内容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专家解读了标识添加规范、个人用户创作标识情况等,还阐述了标识能拦截违规内容、降低审核成本、促进内容真实性,“办法+强标”同步施行有利于公平竞争和有效管理。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538.html

(0)
NelsonNel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