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力脑机接口,“北脑一号”引领产业新突破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牵头研发的“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的相关情况,包括其完成国际首批柔性高通量半侵入式无线全植入脑机系统的人体植入,在临床应用上取得的成果,以及北京市为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

3月20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传来。“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成功完成了国际首批柔性高通量半侵入式无线全植入脑机系统的人体植入。目前,已经有3例患者顺利完成了手术植入,并且术后恢复状况良好。经过精心的术后训练,这些患者实现了运动想象脑控和中文语言实时解码,这无疑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曙光。

北京发力脑机接口,“北脑一号”引领产业新突破

在北京市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的大力推动下,各方以有组织的攻关方式,对电极、芯片、算法、临床等全链条创新要素进行了系统布局。2023年,由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牵头,成立了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并落地实施“智能脑机系统增强计划”。芯智达将目光聚焦于高通量侵入式脑机接口这一国际前沿领域,凭借自身的科研实力和创新精神,成功推出了半侵入式“北脑一号”和侵入式“北脑二号”两套智能脑机系统。这两套系统均达到了当今世界领先水平,彰显了我国在脑机接口领域的强大实力。

其中,“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更是取得了显著的研发成果。它完成了128通道微型、无线、低功耗全植入系统的研发。同时,联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针对脊髓损伤、脑卒中等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开展了精细运动解码,以及针对渐冻症等导致的失语开展了中文语言解码,并进行了临床验证。

在2025年2月至3月期间,“北脑一号”完成了国际首批柔性高通量半侵入式无线全植入脑机系统的人体植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设备有效通道数达到了98%以上。通过“北脑一号”系统,瘫痪患者仿佛获得了新的“超能力”,能够隔空操控计算机、机械臂,甚至驱动肌肉刺激装置,促进自身肢体运动功能逐渐康复。更为重要的是,“北脑一号”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失语患者语言解码的无线全植入脑机系统,这一突破帮助失语患者重建了交流的能力,让他们重新感受到了沟通的快乐。

脑机接口作为神经科学与类脑计算深度交叉融合的重要研究方向,是未来产业新赛道的典型代表。为了抢抓全球脑机接口发展机遇,打造高水平脑机接口创新与产业高地,2025年1月,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 – 2030年)》。后续,北京市还将针对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鼓励多创新主体联合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加快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同时,推动建设检验检测、孵化转化等平台,加速推动一批脑机接口新技术、新产品在多场景的落地应用,加快建立符合脑机接口领域创新发展的标准化体系,全方位促进脑机接口创新发展。

“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完成国际首批人体植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并取得运动想象脑控和中文语言实时解码成果。该系统由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研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北京市发布相关行动方案,将从多方面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686.html

(0)
marjoriemarjorie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