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网络传言大起底,真相究竟如何?

本文聚焦近期网络上关于草莓的诸多传言,如“草莓瘟”、草莓农药残留量大、大棚草莓是反季水果不能吃、“多头”“空心”草莓与激素有关等说法,通过采访专家和种植户,以科学依据进行了一一辟谣。

最近,网络上关于草莓的传言甚嚣尘上。上海辟谣平台接到举报,部分社交平台充斥着大量所谓的“善意提醒”,声称有一种名为“草莓瘟”的病症,孩子吃了草莓就会出现发烧咳嗽、上吐下泻的症状,其原因被归结为“草莓上农药残留量大”。那么,这种说法究竟可不可信呢?

草莓农药残留量大这一说法由来已久。有人认为,草莓果肉直接裸露在外,人们会直接食用,而且其果肉柔嫩,无法用力清洗,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然而,这种观点其实是违背农业常识的。

草莓网络传言大起底,真相究竟如何?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连红莉对此进行了专业解释。她表示,草莓开花以后,对药特别敏感,并且在开花期间需要蜜蜂进行授粉,所以一般在开花以后,基本上是不会用药的。从开花到草莓成熟大概需要30天至45天的时间,在开花之前打的药,到草莓成熟时基本上都已经被分解了,食用起来是非常安全的。实际上,与其他蔬菜等农作物相比,草莓生长成熟的时间是在冬季,周围环境中没有病虫害,从开花以后一直到成熟,完全不需要施药。

草莓网络传言大起底,真相究竟如何?

记者从河南省安阳市的草莓种植户那里得到了证实。这位种植户告诉记者,在草莓开花后,别说是施肥,就连喷水都是不可以的。

除了农药残留的传言,网上还有一种说法,称“冬天上市的草莓是大棚种植,属于反季水果,不能吃”。事实真的如此吗?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连红莉介绍,正是因为设施大棚的普及,我们才能够品尝到鲜美的草莓。在以前,没有设施大棚的时候,植物为了保证繁衍休眠,要到4月份、5月份气温升高后才开始迅速开花,结果的过程非常快,导致果实品质不太好。而设施大棚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大棚里种植出来的草莓,其果实品质实际上比露天栽培的要好得多。所以,大棚种的草莓并不是反季水果,而是现代农业根据草莓生产特性,采用的恰当的种植方式。

此外,针对有些草莓出现“多头”或者“空心”的现象,有说法认为这是因为草莓打了激素或膨大剂。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连红莉解释,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和激素或膨大剂并无关联,主要是由花芽分化、授粉不良、品种特性问题、环境不合适等原因造成的。

本文通过专家的专业解读和种植户的实际情况,对网络上关于草莓的多种传言进行了辟谣,让我们了解到草莓的真实情况,如草莓农药残留并不高、大棚草莓不是反季水果且品质更好、“多头”“空心”草莓大多与激素无关等,我们应相信科学,不要轻易被网络传言误导。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2019.html

(0)
StevStev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