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东营职业学院的现代学徒制改革展开,介绍了其创新培养模式,以及该模式在职业规划大赛、生涯教育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最后提到学校以大赛为新起点深化产教融合的规划。
近年来,东营职业学院始终坚定不移地大力深化现代学徒制改革,积极探索并精心构建了“校企双主体、工学交替”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主动加强与区域内龙头企业的紧密合作,携手共建产业学院。为了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行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学校特意将企业导师请进校园授课。
从大一开始,学生们就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的循环进阶路径,投身到项目实训学习中。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学校老师和企业教师“手把手”的悉心指导,积极参与技术攻关。在这一实践磨砺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职业目标变得愈发清晰。就像其中一名同学,已经成功成为中石化胜利油田的“准员工”。这种学徒制模式,成功地让学生从入校时对职业的迷茫,逐步转变为能够清晰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精准地将自身专业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学徒制与大赛的完美契合
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联合主办的职业规划大赛中,东营职业学院取得了三银一铜的优异成绩。此次大赛吸引了全省156所高校、104.4万名大学生踊跃参与。赛事重点聚焦职业目标确立、实践能力提升与职业素养培育,这与东营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学徒制理念高度契合。
参赛学生借助学徒制模式下的企业导师指导、岗位实践反馈,不断进行职业目标的动态调整,将课堂所学充分转化为职业竞争力。学徒制为学生在大赛中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清晰的职业认知,使他们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
生涯教育中的学徒制力量
东营职业学院将职业规划大赛视为推动生涯教育的关键抓手,通过开展职业测评、模拟面试、企业走访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务实、精准、长远”的就业观。而学徒制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成长,提前适应职场需求。此次在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生动体现了学校以学徒制为特色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的显著成效。
深化产教融合新征程
东营职业学院以此次大赛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拓宽实践平台资源,持续完善“职业目标锚定—技能阶梯培养—就业精准对接”的闭环体系。同时,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理念,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
在第二届山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东营职业学院学生斩获三银一铜的优异成绩,这既是对学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肯定,也激励着学校在未来继续深化产教融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持续书写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崭新篇章。
本文介绍了东营职业学院的现代学徒制改革,包括其创新培养模式让学生职业目标更清晰。该模式与职业规划大赛理念契合,助力学生在大赛中取得佳绩,同时在生涯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学校以大赛为契机,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完善育人体系,为区域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2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