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冰川退烧”倡议活动在达古冰川景区盛大开启 达古冰川保护新举措:多维度探索应对冰川消融

本文围绕3月21日首个世界冰川日前夕在达古冰川下开展的公益行动展开,详细介绍了“让冰川退烧”倡议活动以及相关论坛的情况,包括论坛的主办单位、支持机构、参会嘉宾的观点,还阐述了达古冰川的研究价值、保护成果、合作举措以及后续计划等内容。

在3月21日首个世界冰川日即将来临之际,一场意义非凡的公益行动在美丽的达古冰川脚下悄然拉开帷幕。

时间回溯到3月17日,在“2025国际冰川保护年”达古冰川高端国际学术论坛成功举办之后,“让冰川退烧”倡议活动于四川省黑水县达古冰川景区隆重举行。

“让冰川退烧”倡议活动在达古冰川景区盛大开启 达古冰川保护新举措:多维度探索应对冰川消融

在“让冰川退烧”倡议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西北院党委书记张长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此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冰川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联合主办,并且得到了世界冰川监测服务中心(WGMS)、国际冰冻圈科学学会(IACS)等众多权威机构的大力支持。其目的在于积极响应联合国“2025国际冰川保护年”的倡议,全力推动冰川研究与保护实践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度合作。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冰川保护挑战开幕式上,众多重量级嘉宾纷纷登台致辞。国际冰冻圈科学学会(IACS)主席Liss Marie Andreassen教授、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理事长秦大河院士、“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主席姚檀栋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冯起院士、四川达古冰川管理局局长王刚等都发表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与会专家们达成了一致共识:全球冰川目前正处于加速消融的关键临界点,加强科学监测、推进国际合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在论坛期间,与会者们通过多种形式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有主旨报告,让大家能够从宏观层面了解冰川研究的最新动态;有特邀报告,针对具体的议题进行细致探讨;还有“让冰川退烧”倡议活动,激发大家的行动热情;更有达古冰川野外考察,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冰川的现状。IACS主席Liss Marie Andreassen教授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为大家分享了全球冰川消失情况的详细分析。秦大河院士和姚檀栋院士分别围绕冰冻圈科学现状及未来发展、亚洲水塔失衡的冰川驱动和影响及科学应对等重要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此外,还有15个特邀报告聚焦青藏高原冰冻圈快速变化、中亚冰川与水资源等多个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且针对“冰冻圈科学行动十年”(2025 – 2034年)的具体举措和方案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达古冰川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它是中国最东缘、纬度最北的海洋性现代山地冰川。自2020年开展全国首次“冰川盖被子”实验以来,冰川保护材料和科研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升级。冰川消融减缓厚度从最初的1米显著提升至2.3米。到了2025年,达古冰川将继续深入推进保护实验,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

在过去的六年时间里,达古冰川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机构进行了深度合作。他们共同建立了实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动人才港及专家工作站的建设,还与十余所高校共建了实践教学基地,为冰川保护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在冰川保护的具体实践方面,达古冰川管理局实施了冰川覆盖实验,积极开展造雪设备调试工作,为大规模人工造雪保护冰川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此外,阿坝州“研学之州”战略与冰川保护研学旅游进行了创新融合。达古冰川管理局与西北院合作组织了多次研学活动,还发起了“让冰川退烧”研学团活动,让广大青少年亲身参与到冰川保护的实践中,大大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2025年3月17日,“让冰川退烧” – 达古冰川论坛倡议在达古冰川景区顺利举行。在活动中,国际冰川学专家、环保人士等从多个维度对冰川消融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方宣布正式启动“绿色蓝图——冰川、陆地与海洋保育和教育计划”,并且将在青藏高原达古冰川设立“第三极香港冰川地标”及“第三极香港冰川馆”,为冰川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

3月21日世界冰川日前夕在达古冰川景区开展的“让冰川退烧”倡议活动及相关论坛。阐述了论坛的主办、支持情况,与会专家对全球冰川加速消融现状的担忧及呼吁合作的观点。还讲述了达古冰川的研究价值、保护成果、合作举措以及后续在科研、教育等方面的新计划,凸显了各方为冰川保护所做出的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15.html

(0)
KennedyKennedy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