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乌达成俄乌战场30天暂时全面停火共识后,美国和欧洲对待俄罗斯和普京的态度出现明显分化,美国有“怀柔”之举,欧洲则是“指责”立场,文章还分析了后续随着俄罗斯立场变化美欧可能的政策调整。
在美乌就俄乌战场达成30天暂时全面停火的共识之后,当下国际社会对待俄罗斯以及普京的态度呈现出复杂的态势。一方面,美国展现出“怀柔”的态度;另一方面,欧洲则秉持“指责”的立场。美欧在对俄立场上,已然呈现出“白脸红脸”相互配合、“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棒杀捧杀”交替运用以及“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趋势。
特朗普对普京赞赏有加。在普京与美国特使于莫斯科进行深夜长谈之后,特朗普迅速表态,称美方与普京进行了非常良好且富有成效的讨论。日前,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也提到,“普京发表了一份虽然不完整,但是有希望的声明。我非常渴望与他会面和交谈,我们必须尽快完成停火协议。”从特朗普的这些言论中,可以看出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对俄罗斯释放出了缓和的信号。
与此同时,美方也在加大并坐实对乌克兰和泽连斯基的条件和压力。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近日再次直白地表示,在任何结束冲突的协议中,乌克兰都必须作出领土让步。而北约秘书长吕特在访问华盛顿、与特朗普会谈之后,也助阵美方明确指出,乌克兰不可能被允许加入北约,并且欧洲在战后需要恢复与俄罗斯的正常关系。这一系列举措表明,美国在对俄“怀柔”的同时,也在通过乌克兰这一棋子来保障自身利益。
欧洲方面则继续批评、谴责普京。法国总统马克龙强调,现在压力已经转移到了俄罗斯身上,而俄罗斯的立场归根结底并没有改变,这证明了俄罗斯所做的承诺不真实,停火绝不能仅仅按照俄罗斯的条件来实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指责普京进行欺骗,无意结束战争。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无论如何,俄罗斯都要回到谈判桌上。
从欧洲的一些政策和行动来看,无论是欧盟的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政策,法英继续联络其他盟国组建乌克兰维和部队计划,还是马克龙将欧盟成员国置于法国“核保护伞”的主张,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没收俄央行资产的议案,甚至波兰总理图斯克希望波兰引进核武器的建议,这些都是欧洲向俄方极限施压的表现。
当然,随着俄罗斯方面立场的逐渐细化,以及总统普京态度的逐渐清晰,美国和欧洲目前对俄的政策与策略,也将会随时发生调整。
如果俄罗斯积极配合停火方案,欧洲方面很可能逐渐缓和对克里姆林宫的批评态度。而如果俄方一拖再拖,同时继续加大对库尔斯克乌东四地的反攻力度,甚至提出美、欧、乌克兰难以接受的先决条件,导致停火无法实现,或者即便暂时实现又立即打破,那么美国和特朗普也会随时加大对俄罗斯的施压力度,甚至与欧洲一道重新大力军援乌克兰,继续打击和削弱俄军的有生力量,直到逼迫俄罗斯与普京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美乌达成暂时停火共识后,美欧对俄立场分化,美国有“怀柔”表现且通过乌克兰施压,欧洲则持续批评谴责并采取多种施压手段。美欧对俄政策会随俄罗斯立场和普京态度变化而调整,俄乌停火局势仍充满变数。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