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世界睡眠日展开,介绍了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的睡眠挑战,包括平均睡眠时长和困扰率情况,还阐述了睡眠的重要性,专家指出屏幕使用对睡眠的影响、失眠的应对办法以及改善睡眠的一些建议。
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睡眠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难题。根据《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平均睡眠时长处于7.06至7.18小时这个区间,而睡眠困扰率竟然达到了48.5%。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年龄不断增长,睡眠困扰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专家向大家科普了睡眠的重要意义。睡眠实际上是人体进行自我修复、整合以及巩固记忆的关键过程。拥有充足的睡眠,能够有效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记忆力以及学习能力。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测查中心主任孟繁强提到,每多使用1小时屏幕,深睡眠时长就会相应减少10至20分钟。他解释道:“蓝光不仅会抑制褪黑素的生成,还会改变睡眠结构。它会使非深睡眠阶段的快速动眼期占比异常增加,而负责记忆巩固、生长激素分泌的慢波睡眠时长则会被压缩。”对于长期处于这种睡眠状态的青少年而言,他们在日间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会大幅下降。
专家刘竞表示:“偶尔失眠其实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大家不必过度焦虑。”不过,如果长期失眠或者睡眠质量很差,并且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生活,那么建议寻求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使用助眠或抗焦虑药物,但一定要避免长期依赖。
专家还给出了一些改善睡眠的提示。在下午和晚上,应该避免摄入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要尽量避免高脂肪和辛辣食物。在睡前,可以通过冥想、听轻音乐、深呼吸等方式来放松身心。比如可以采用“4 – 7 – 8呼吸法”,也就是吸气4秒、屏住呼吸7秒、缓慢呼气8秒,重复几次,以此来缓解身心的紧张状态。
世界睡眠日,结合相关调查报告阐述了当下人们面临的睡眠挑战,强调了睡眠的重要性,分析了屏幕使用对睡眠的不良影响,给出了失眠的应对建议和改善睡眠的方法,旨在提醒人们关注睡眠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2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