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河南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全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胖东来、蜜雪冰城、锅圈食汇等河南民营企业代表的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了它们的成功品质和背后支撑因素,进而思考河南民营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
春分时节,中原大地千花竞放,一片明媚之景。3月21日,全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在郑州盛大举行。在这场备受瞩目的重磅活动中,胖东来、牧原、多氟多等众多河南民营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站在了舞台的“C”位,成为全场焦点。
活动现场,几位河南民企的“流量担当”纷纷亮出了各自的“小目标”。胖东来计划建好5万平方米的郑州高铁东站超市;南阳则要打造千亿级合成生物产业集群;还有企业依托“中原氟谷”打造千亿级氟材料产业集群。当这些目标公布后,一个极具吸睛度的话题也随之而来:河南这片土地上,还能孕育出几头商业“巨象”?
此前,蜜雪冰城成功登陆港股,市值冲破千亿;如今,全国网友又争相为胖东来郑州首店取名。当“雪王”和胖东来成为热门话题,这似乎预示着河南消费类民营企业所憧憬的春天已然来临。
在过去的两年里,网上曾流行一个既严肃又带有喜感的话题——“胖东来、锅圈食汇、蜜雪冰城,能否在河南实现量产?”这看似是一句诙谐的调侃,实则折射出河南人对中原经济沃土能够孕育出更多优秀民营企业的殷切期望。
几天前,知名博主秦朔撰写的《河南跑出来“三头象”》一文引发了广泛热议。秦朔以胖东来、蜜雪冰城、泡泡玛特为例,从成功模式、创业精神、行业区域经济贡献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为公众呈现了一幅河南民营企业破茧成蝶的生动画卷。他感慨道:“河南这块饱经沧桑的中原大地,涌现出这样的创业之子,是一种骄傲。”
正所谓“有茂密的森林,才有起舞的大象”。中国庞大的市场就如同无边的茂密森林,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不断加速,“消费领跑”的新周期已然开启。这为消费类商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出彩机会。胖东来、蜜雪冰城、锅圈食汇、姐弟俩、巴奴、致欧家居等企业,被市场和消费者共同推到了聚光灯下,成为河南民营企业的典范。它们的成功源于在大市场中精准找准自身定位,在细分赛道始终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不参与内卷、不打价格战,而是通过服务于人来创造独特的价值。
河南简称“豫”,字形如同“我牵着一头象”。如今,三位河南籍企业家所创办的公司在国内市场均成为现象级企业,确实可以比喻为从河南跑出来的“三头象”。由此,一个更宏大的话题也被点燃:“河南三头象”能否与“杭州六小龙”相媲美?
今年春节,“杭州六小龙”的话题火遍全网。与此同时,深圳集结机器人产业“八大金刚”列队,高调展示了“中国第一开放窗口”的城市实力和营商环境。一场区域经济强势产业的友谊赛就此打响,各省(市)都在忙着吹响集结号、寻找形象参照物。
然而,相比浙系六小龙、粤系八大金刚,在很多人眼里,河南“三头象”所在的产业档次或科技范儿显得有些“土”,甚至存在明显的代差。但开超市真的就比造机器人“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超强学习力,是河南“三头象”的首个品质。2024年《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上,沃尔玛连续11年蝉联第一,苹果排名第七。沃尔玛是胖东来“偷师”的对象,20年前于东来没少带队去沃尔玛门店蹲点做笔记,如今该公司商管团队也没少去山姆会员店“定向溜达”。结果,“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事儿真让河南人干成了。沃尔玛入豫20年始终未进入许昌,新乡店在2014年撤店后,还被胖东来租下其所在物业补了位。
蜜雪冰城、锅圈食汇同样也是“好学生”。特许经营连锁模式是典型的舶来品,它们以一套超强标准化门店模式输出,凭借优秀的产品创造体系与供应链牢牢控制着数万家门店,如今已能够与全球知名的麦当劳、肯德基相媲美。
从“学习象”晋级为“产业象”,靠的是破解差异、就地取材、扬长避短,这是河南“三头象”的第二个品质。全国餐饮业竞争最为惨烈的赛道当属火锅和烧烤,而锅圈食汇却敢“脚踩两船”,且屹立于市场之巅。从表面看,其产品及服务模式高度契合家庭及户外露营的使用场景;深入探究,是其在河南、广西、贵州等省布局的供应链,十多家工厂持续输送优质的原创产品。同时,它投资的华鼎冷链提供低成本物流体系,支撑起锅圈系在消费市场实现客群细分,让全国的火锅店、烧烤店、大型商超都成为它的采购客户。
做到了“产业象”或许能具备网红体质,但要想基业长青,则需真正做到“长期主义”,修炼肌体做一头“创新象”,这是“三头象”的第三个品质。10年前,很多公司热衷于炒作“天价产品”,茶、酒、方便面、家具、蛋糕等都是典型案例。而河南“三头象”却无一这么做,它们更喜欢做别人不屑于做的生意或赚慢收益的买卖,依靠的是产品创新力和极致“质价比”。以蜜雪冰城为例,一杯柠檬水售价四块钱,一年就能卖出1亿杯,“隔夜”柠檬还被网上一众消费者“护短”。但蜜雪冰城并非只卖柠檬水,2024年前九个月,该公司共推出了百余款新品,月均上新超10款产品,持续为消费者带来新鲜感,获利自然是水到渠成。
市场是稀缺资源,也是商家的流量密码。在行业强势资本所裹挟的激烈对抗中,河南“三头象”不但磨砺了扎实的基本功与求生韧性,最终逐个破圈。而市场与政策红利则是它们最坚实的依靠。大中原拥有亿级人口大市场,政府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组合拳既有清晰的“拳路拳式”,又能精准“拳拳发力”。河南“三头象”不仅获得了存活的土壤养分,更获得了足够的时间积淀与试错机会,从而支撑它们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河南本土消费产业并不缺乏好苗子,此前有巴奴火锅、悦来悦喜、致欧家居,如今还有麦陌烘焙、代字行、匠多多等,它们在国内细分赛道都表现出色。关键在于如何发现、理解、鼓励和扶持这些企业,就像合肥发现了蔚来、科大讯飞,耐心给予它们成长时间,从而在国内科技领域造就了“合肥现象”。这不仅考验着管理者们的远见和智慧,更需要一省民众对现代服务业的价值达成共识,对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看得清、敢于干。
“水广者鱼大,山高者木修。”如今的大中原,抓住畅通经济循环这个根本和市场经营便利这个“棋眼”,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机已然成熟、趋势已经形成,“豫地之象”必将让世人刮目相看。
本文围绕河南民营经济发展展开,通过全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引出胖东来、蜜雪冰城等河南民营企业代表。分析了它们成功的品质,包括超强学习力、破解差异晋级产业象、坚持长期主义成为创新象等。同时指出市场与政策红利为其发展提供支撑。最后强调河南本土消费产业有诸多好苗子,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豫地之象”有望大放异彩。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