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新探索

本文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一书,介绍了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阐述了书中从意识“铸牢”到建设到位的逻辑架构,展示了作者针对关键问题提出的明确观点,以及着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努力,凸显了该书的重要学术价值。

近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热度持续攀升,成为学术领域少有的热门话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如繁星般璀璨,数不胜数。《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这本书,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为我们集中呈现了该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清晰地勾勒出系统的逻辑框架、重要的学术观点以及明晰的学理脉络。

从意识“铸牢”到建设到位的逻辑

全书总共分为九章。在开篇的前三章,作者着重探讨了“认识到位”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以及如何精准认识中华民族本身。作者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倒追”逻辑,即从当下的时代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手,逐步深入追问,究竟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而探寻什么是中华民族。通过这样环环相扣的方式,不断深化议题、厘清观念,从而帮助我们更透彻地理解这些核心问题,解决了议题“是什么”的疑惑。

第四、五章则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与把握。一方面,作者从统一生存空间、各民族经济上的依存互惠、文化与精神上的兼容共有、情感上的亲近共情这四个维度,详细解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原因。这四个维度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具有必然性、客观性、有机性和内聚性。另一方面,作者又从政治、地理、经济、社会、文化、心理、语言、历史这八个维度,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纵向层次结构和横向组成结构。纵向结构注重秩序,横向结构强调结成,通过这样的分析,解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强大的包容力和凝聚力。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新探索

第六、七、八、九章是作者重点着墨的部分,主要讲述了如何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工作。第六章着重阐明,处理好“四对关系”是有效开展建设实践的重要前提,只有认识清楚这些关系,建设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第七章点明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五项重点任务,让我们明白具体该如何进行建设。第八章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凸显了理论的能动价值。第九章则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之间的关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融入到国家的中心任务之中。

针对关键问题,阐述明确观点

在这部论著中,作者提出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观点,这些观点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例如,1998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时,由于当时的研究重点和时代背景等因素,并没有对中华民族及其生存空间中国的内涵展开过多的分析,也没有深入辨析中华大地上各种并立的政权问题,以及不同政权与民族之间的关联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讲解清楚,将会影响我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整全性、一体性、共同性的全面认知。为此,作者专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将其视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问题之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作者针对性地批驳了那些解构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叙事,比如新清史观、内亚史观与王朝征服论、族群史观、多元文化主义论等。这些错误史观试图解构“中国”的连续性和统一性,解构“中华民族”多元共生的一体性,冲击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和主体性,冲击中原政权作为“中国”政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冲击中华文明的传承性与独特性。作者的批判为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观点就是答案,观点就是态度,观点就是价值。显而易见,书中的这些观点极大地提升了全书的品质,使其更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着力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

在全书的章节与文字背后,蕴含着作者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由机理、学理串联起来的九章内容,实际上就是作者理解、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九大问题或九大议题。

理论体系必然是由关键议题、核心议题构成的。作者立足“三个结合”,即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角度,追求理论的一般性意义。作者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为基石,从道理、学理和哲理的层面,深入解释了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趋势及内在规律。同时,作者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发展历程,分析研究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全书史论结合、兼顾中外,系统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重大原创性论断的重大意义。作者还提出了加快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的意见建议,并在书中给予了不同程度的示范,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引。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一书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从意识“铸牢”到建设实践,再到理论体系的构建,都有着清晰的逻辑和明确的观点。它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对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国家的民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357.html

(0)
marjoriemarjorie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