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新西兰国家水与大气研究所联合开展的普伊斯哥海沟载人深潜联合科考航次,介绍了科考成果、使用的潜水器“奋斗者”号及其性能特点。
在 3 月 23 日,据央视新闻的相关报道,我们了解到在 3 月 21 日的时候,一场意义非凡的联合科考航次圆满收官。这是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携手新西兰国家水与大气研究所,共同组织开展的中国 – 新西兰普伊斯哥海沟载人深潜联合科考航次,整个航次历时长达 80 天。
在这次科考过程中,科考团队面临的挑战超乎想象,他们是在极恶劣的海况下执行任务。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专业能力,顺利完成了 32 个潜次任务。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创造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新纪录——75 小时 5 潜次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在这一次次的深潜过程中,科考队员们有了许多惊喜的发现。他们观察到了大量新奇的生命和地质现象,还采集了一批珍贵的深渊样品,这些都为深海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经过进一步查询得知,此次科考活动所搭载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奋斗者”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有着独特的研发背景,它于 2016 年正式立项,由以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力量为主的科研团队承担研发任务。到了 2020 年 6 月,它被正式命名为“奋斗者”号。
“奋斗者”号自身的性能也十分强大。它重约 36 吨,额定载员 3 人。潜水器上设置了 3 个观察舱,方便科考人员进行观察,还配备了两个机械臂,可以完成各种精细的操作。此外,它装配了 7 台摄像机和 7 部声呐设备,能够全方位地记录深海环境。同时,它还配备了柱状沉积物取样器、宏生物吸取装置、保温生物箱、液压钻切一体机等作业工具,这些工具使得它能够在万米海底连续作业时间不低于 6 小时,为深海科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本文介绍了中国与新西兰联合开展的普伊斯哥海沟载人深潜联合科考航次,科考团队在恶劣海况下完成任务并创造新纪录,还发现了新奇现象和采集了珍贵样品。“奋斗者”号潜水器凭借其强大性能为此次科考提供了支持,此次科考成果将推动深海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