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在北京昌平举办的延寿越野挑战赛的相关情况,包括赛事组别、参赛人数、赛程安排、赛道设计以及全方位的保障措施等内容。
在3月22日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北京昌平延寿越野挑战赛在那漫山遍野盛开的桃花间正式鸣枪开跑,宛如一幅绚丽画卷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记者了解到,本届赛事一共设置了60公里、42公里、20公里、5公里这4个不同的组别,为不同水平和需求的越野爱好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多达2000余位参赛选手将在这为期两天的赛程中,尽情地翻山越岭,于这如诗如画的山野春色中,全力检验自我的体能、耐力与越野技巧,去挑战自我,突破极限。
在3月22日下午1点,42公里与5公里这两个组别率先鸣枪开跑。选手们如同离弦之箭,向着目标奋勇前行。此时,新京报记者田杰雄用镜头记录下了这激动人心的瞬间。
此次昌平延寿越野挑战赛呈现出诸多亮点,参赛人数较去年翻了三倍,而且赛事还增设了夜跑线路。
本届赛事的主会场位于延寿镇海字桥,当你前往会场的路上,映入眼帘的是漫山的桃花正争相绽放,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绝美画卷。而鸣枪起点就位于那被山岭环抱的地方,宁静而又充满了挑战的气息。
临近下午1点,42公里与5公里组别即将开跑。早早做好热身准备的选手张先生已经在起点处蓄势待发。他今年48岁,参加越野跑已经有7年时间了。张先生微笑着告诉记者:“这次参赛我没给自己设立具体目标,预计跑6到7个小时,能顺利完赛就好。正好赶上山桃花开了,我也能好好欣赏下这大好春光。”
参加42公里组别的跑友们一个个单枪匹马,冲锋在前,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强大的实力。而在队伍后面,同时出发的5公里组别参赛选手则多以家庭为单位。7岁的小李同学满脸自信地告诉记者,自己去年刚刚参加了3公里的越野跑,这次是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挑战5公里的赛程。小李的爸爸补充道:“孩子平时每周的运动量也不小,今天过来就是检验一下这段时间以来的锻炼成果。”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当天除了下午1点出发的2个组别,当夜幕降临后,晚上10点,60公里组别的选手将再度出发,他们将在夜色的笼罩下开启一段神秘而刺激的征程。到了23日上午9时,20公里组别的选手也将踏上属于他们的征程。本届赛事为期两天,规模由去年参赛的700人一下子扩大到了2000人。特别是新增的60公里夜跑,其赛道累计爬升3010米、下降3015米,最高海拔775米、最低海拔206米,这不仅对选手的体能、耐力以及越野技巧是极大的考验,选手们还将在夜色的掩护下,感受别样的越野魅力,仿佛置身于一场神秘的冒险之中。
除了参赛人数和赛程的变化,此次比赛在赛道品质方面也进行了升级,同时还有700余名专业保障人员在岗守护。
据悉,本次比赛的参赛选手来源广泛,除了北京本地的选手,还有来自上海、广东等24个省、市的选手,甚至还有来自美国、德国、南非、比利时等国家的越野爱好者。在赛道设计上,4条赛道都经过精心规划,巧妙地串联起村落景区、山间栈道与林间小径。参赛者们穿梭其中,既能尽情饱览大自然的壮美景色,又能深切感受当地的人文底蕴,仿佛在历史与自然之间进行一场奇妙的穿越。
昌平区延寿镇副镇长孟丹娜介绍说,为了保障赛事能够安全有序地开展,延寿镇统筹协调了救援、医疗、交通等各类保障力量。累计投入700余名专业保障人员,构建起了一套立体化的安全保障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实现赛道风险的全域管控、应急响应的无缝衔接,以高规格、高标准为选手们的安全完赛保驾护航。
此外,延寿镇还联合中国石油大学等志愿者服务团队,在4个重点道路路口、7个补给站及主会场功能区进行值守保障,为选手们提供全方位、贴心的服务。公安、交警部门联合设置了8个执勤点,投入150名安保人员在现场执勤,通过无人机巡航、智能手台调度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对赛道的实时监测。同时,天鹅救援团队也调遣了40名专业救援队员,在危险山地路段设置固定保障岗,确保在突发情况发生时能够在5分钟内响应到位。8个医疗保障组,配备了50余名医护工作人员、5辆救护车,也在关键区域随时待命。赛事还组织了50名急救跑者贴身护航、20名急救志愿者驻点服务、12辆急救保障车动态巡防,形成了“伴随式 + 定点式”的双重医疗保障,为选手们的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3月22 – 23日北京昌平延寿越野挑战赛成功举办,设置四个组别,2000余选手参赛。赛事规模扩大,新增夜跑线路,赛道品质升级,串联自然与人文景观。同时,赛事投入700余名专业保障人员,联合多方力量构建起立体化安全保障体系和双重医疗保障,确保选手安全完赛。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