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民营经济发展,介绍了各地为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出台的政策,包括特定区域的扶持活动以及全国多地的促发展举措。同时,阐述了关税优惠、高级资格认证等政策为企业降本增效,还提及民营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竞争中突围。
央视网消息显示,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近期,全国各地纷纷积极行动起来,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致力于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当我们走进江苏扬州经开区,一幅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映入眼帘。这里的企业都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生产、赶制订单。在一家新能源企业的智能化生产厂房里,每天都有超过800万片的光伏产品顺利走下生产线,然后运往扬州港,最终销往世界各地。再看整车出口基地企业的5G智慧工厂,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互联互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一家科技企业,正在积极筹建国家级氢能实验室,试图以绿色创新的方式来破解行业“内卷”的难题。
扬州经开区新引进的一家智能阀门研发生产企业,更是迎来了“开门红”。刚开业就成功拿到了200多万元的订单,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
为了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眼下扬州经开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该活动从优化审批流程、助力企业引才引智、保障基础建设以及进行融资对接等多个方面入手,切实解决民企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成长的烦恼”。
除了特定区域出台的政策扶持和提供的优惠便利之外,面向更广泛的民营企业群体,全国多地也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发展、优化环境的有力举措。
新疆、甘肃近日发布了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若干措施。这些措施从助力培育外贸新动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多个维度出发,加大力度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服务地方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浙江先后出台了《支持浙江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10项措施》《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15条措施》等一系列服务企业的举措。聚焦“杭州六小龙”等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以及“浙江出口名牌”“专精特新”等出口重点企业,秉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原则,及时为企业解决在出口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困惑。
杭州海关所属钱江海关办公室科技科科长陈哲睿表示:“我们要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主动找企业’,持续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政策服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原产地认证及海关AEO高级认证等措施可以让民营企业享受到关税优惠和通关便利。
山东的一家民营企业生产的汽车轮胎产品已经获得了60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官方产品认证,产品远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混合橡胶是该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企业每年大概需要进口上百批次。
该外贸企业负责人林小彬称:“混合橡胶基本是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进行采购的。我们国家对混合橡胶的进口关税税率是7.5%,但是凭借原产地证书,我们可以按照中国和东盟国家签订的贸易协定税率,在进口的时候享受百分之百免关税。仅此一项,每年就会为公司节省3000多万元的税费成本。”
大多数民营企业对资金和成本都比较敏感,关税优惠政策能够有效降低资金占压和贸易成本,为民营企业扩大生产、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不仅是关税优惠,自贸协定中的高级资格认证同样能够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浙江杭州的一家“小巨人”企业在高精度工业3D扫描领域拥有超过300项专利。随着外贸业务的不断拓展,企业希望能够取得海关AEO高级认证资质,以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
该外贸企业负责人舒馨称:“AEO高级认证就像外贸领域的‘金字招牌’,不仅可以享受海关的各项通关便利,客户对这项资质也非常认可。”
杭州海关所属钱江海关驻萧然办事处副科长邵奇表示:“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后,我们组织开展了‘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向企业详细介绍AEO认证企业的便利举措、申请流程和注意事项,同时指派了专门的联络员全程跟进。”
在海关的全流程帮扶下,企业顺利取得了海关AEO认证资质,并将出口业务推广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杭州海关统计,1 – 2月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出口1.01万亿元,同比增长6.7%,占长三角区域出口总额的63.5%。
传统外贸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突出重围?又如何从“代工贴牌”模式转向“品牌引领”的发展道路?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不少民营企业主动进行转型,创新服务全球用户。
山东的一家生产机器零部件的民营企业经过40年的发展,长年深耕自主品牌和专利设计。目前,企业拥有自主品牌56个、有效专利150项,自主品牌成为了该企业出海的“金字招牌”。
该外贸企业负责人李娟称:“我们的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全年营收超过8亿元,同比增长了41%。”
随着市场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当地海关针对产品特点,积极指导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让企业在发展壮大自主品牌的过程中有了十足的底气和满满的安全感。
威海海关企业管理科科长孟瑜称:“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企业创新。我们根据民营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化指导服务。目前,山东省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有效备案3458项,民营企业占比达85%以上。”
不仅在进出口环节,地方相关部门还建立起了“政府 + 国内专业机构 + 海外专业机构”三方共建模式的海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持续完善自主品牌保护链条。
威海市商务发展中心外贸促进部部长宋以凤表示,在“政府 + 法律服务团 + 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工作站”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覆盖“培训 – 预警 – 应对”的立体化服务体系,服务企业1000余家。
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海外经营风险。为此,全国多地采取了政府搭台、商协会配合、服务业跟进的模式,为出海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本文通过对江苏扬州经开区、新疆、甘肃、浙江等地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政策的介绍,以及关税优惠、高级资格认证等政策为企业带来的实惠,还有民营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竞争力的案例,展现了当前民营经济在政策扶持下蓬勃发展的态势。各地积极出台政策,多方面助力民营企业降本增效、创新发展,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