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瞧口腔溃疡,背后可能藏着白塞病

本文围绕口腔溃疡展开,先介绍了口腔溃疡的常见情况及症状,随后重点讲述了常常引发口腔溃疡的风湿免疫性疾病——白塞病,包括其定义、症状、病因、诊断方法以及患者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深受口腔溃疡的困扰。那种反复出现的疼痛,着实影响生活质量,让人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很多人心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经常长口腔溃疡到底要不要紧?什么样的口腔溃疡需要我们格外警惕呢?

下面,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伤疾病,大家通常称它为“口疮”。它的发病位置不固定,一般1 – 2周就能自愈,属于自限性疾病。

当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十分剧烈,局部会有明显的灼痛感。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在饮食和说话方面受到影响。

别小瞧口腔溃疡,背后可能藏着白塞病

如果上述的口腔溃疡只是偶尔出现,通常不用过于担心。但要是频繁出现,而且长时间不好,那大家就要警惕是否患上了风湿免疫科的疾病。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种常常会引起口腔溃疡的风湿免疫性疾病——白塞病。

什么是白塞病呢?

白塞病也被称为贝赫切特综合征,它是以血管炎为基础病理改变的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1937年,土耳其医生Hulusi Behçet首次报道了本病,所以将其命名为“贝赫切特综合征(Behçet′s disease)”。

在我国,白塞病的患病率为14/10万人,发病年龄大多在15 – 50岁。

白塞病除了会导致口腔溃疡,还有哪些症状呢?

该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以及眼葡萄膜炎。除了这三联征表现外,随着疾病的发展,还可能出现皮肤、胃肠道、血管、肺部、关节、泌尿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病变,它是一种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的疾病。

那么,为什么会患上白塞病呢?

作为一种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目前认为能够影响免疫系统或人体自身稳定的因素都有可能成为该病的诱因,比如:

  • 感染;

  • 生活不规律;

  • 暴饮暴食;

  • 情绪焦虑、精神刺激等。

很多人存在这样的认知误区,认为经常口腔溃疡就是得了白塞病。其实并非如此,口腔溃疡确实是白塞病非常重要的诊断线索,但二者不能划等号。

白塞病的本质是一种变异性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大、中、小血管,从动脉到静脉,从小血管到大血管,遍及全身各处,从而造成多系统损害。

想要确诊白塞病,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下检查:

● 全面的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

● 抽血化验,如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抗原(HLA) – B5/51等;

● 影像学检查(如血管B超,核磁共振,胃肠镜等);

● 相关病理检查,对于大而深且长期不愈的溃疡,需要做黏膜活检,以排除癌变的可能;

● 特殊检查:针刺反应等。

白塞病患者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保持口腔卫生,平时不宜进食过硬或温度过高的食物,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同时要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2、当发生口腔或生殖器溃疡时,建议及时对伤口进行护理,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3、寻求风湿免疫科医生的帮助,虽然白塞病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根治药物,但经研究发现,有多种药物治疗该病有效。

白塞病可不是单纯的“口腔溃疡”这么简单,严重的白塞病还可能累及周围血管、心脏、神经系统、胃肠道、肺、肾等器官。及时寻求专科医生的治疗,能够极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本文详细介绍了口腔溃疡和白塞病的相关知识,指出频繁且久治不愈的口腔溃疡可能是白塞病的表现。阐述了白塞病的定义、症状、病因、诊断方法和患者注意事项,强调及时寻求专科医生治疗对白塞病患者的重要性,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应对口腔溃疡及白塞病。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711.html

(0)
NelsonNel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