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路小学丹桂里校区开展的“我与小飞机”微研学课程,介绍了课程内容、意义以及学生和老师的感受,还提及了学校未来的课程规划。
你是否想过,学校可以变成“飞机”的乐园?本周起,小北路小学丹桂里校区就开启了这样一段奇妙的旅程。在接下来为期一周的时间里,这里将成为四年级学生们探索飞机奥秘的天地。“我与小飞机”微研学课程精心准备了 13 门不同的飞机主题课程,涵盖了航空的奥秘、纸造“战机”、设计飞机餐以及未来小飞机的畅想等丰富内容。
当你翻开这次微研学课程的课表,会发现上面并没有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科目的身影。但别以为这是一场简单的“玩乐”,实际上,跨学科的项目制学习已经巧妙地将各类知识融会贯通。此次课程以学校阳光教育理念为指引,紧紧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围绕“小飞机”这个主题搭建起了丰富的课程框架,其中不仅包含了飞机的发展史,还有未来飞机的设计等内容。通过这样的设计,成功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年级的范恩铭同学在参与活动后深有感触。他说:“这次活动让我明白飞机可不是简单的折纸游戏。在折纸飞机的过程中,最难处理的就是机翼部分。哪怕只是损坏了一点点纸,都会对整架飞机的结构产生影响。”他认为,相比传统课堂,这类跨学科学习对个人素养的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但正是因为如此,它能够实现多学科的有机融合,让同学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轻松习得知识,充满了乐趣。
小北路小学的张少敏老师介绍道:“我们的微研学课程既能兼顾科学素养的培养,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它既不是单纯的‘玩’,也不是单向地培养‘小科学家’。而是通过趣味实践引导孩子们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让他们在‘做中学’中培养综合能力。”小北路小学的这一课程设计直接呼应了 2022 版义务教育新课标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通过解决真实问题打破学科壁垒,强化知识的应用。未来,学校大概率会复制现有的成功模式,逐步增设机器人、天文观测等课程,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小北路小学丹桂里校区开展“我与小飞机”微研学课程,为四年级学生提供 13 门飞机主题课程。课程采用跨学科项目制学习,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识与乐趣,老师表示课程兼顾素养培养与兴趣激发,符合新课标要求,学校未来还将增设更多课程。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