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氏老宅——平遥古城历史保护与活化的典范

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进山西平遥古城的冀氏老宅,介绍老宅的建筑特色、历史渊源,讲述平遥县政府对古城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展现老宅作为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范例的独特魅力。

冀氏老宅——平遥古城历史保护与活化的典范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山西平遥古城充满了热闹的烟火气。漫步在古香古色的南北大街上,叫卖老陈醋、推光漆器、平遥牛肉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街道两旁,本地居民在老房子里过着平凡而又充实的生活,不时能看到他们进进出出的身影。与此同时,不少身着传统服饰的游客穿梭其中,在精美的老宅雕花装饰前纷纷驻足,拍照留念,定格这美好的瞬间。这座古城,宛如一位鲜活的老者,带着岁月的痕迹,“活”在了人们的眼前。

在靠近古城西城墙不远处,有一条宁静的站马道街。街道上,一座晋商老宅静静伫立。老宅那高大的雕花门楼前,一圈木栏杆围着下沉的一块地板,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老宅的运营负责人赵渊豪介绍道:“这可是历史的见证。”原来,这是前几年修缮宅院时发现的,经专家论证,它竟是老平遥城的路面。由于古城以前多次遭遇大水侵袭,导致如今整体地势至少抬高了1米。“我们把它精心保护起来,就是为了留住古城的历史记忆。”赵渊豪说道,言语中满是对历史的敬畏。

当你踏入老宅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堵精美的木照壁。壁上雕刻着一只灵动的鹿,它脚踏祥云,在莲花丛中回首张望,仿佛在诉说着主人的美好期盼。走进院内,青砖木构的建筑下,一串串大红灯笼随风摇曳,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氛围。门上的透雕挂落、莲瓣垂花,每一处都做工精巧,彰显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这座老宅最早名为栖凤楼,整座宅院布局严谨,造型虽然简朴,却不失大气。其雕刻内容丰富多样,技艺精湛绝伦。赵渊豪感慨地说:“老宅的历史,与这条街道、这座古城,都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据了解,老宅最早兴建于元代,如今的主体建筑为明清风格,其主人是平遥有名的商人冀氏家族。

近年来,平遥县政府高度重视古城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并制定出台了保护修缮工程资金补助实施办法。截至目前,已投入补助资金1500余万元,根据传统民居的破损程度,给予每平方米400元 – 1400元的资金补助。此外,平遥县还投入9.8亿元开展风貌整治工作,拆除违建57处,整治彩钢瓦等不协调建筑物4000余处,使得古城的历史风貌得以恢复与延续。同时,进行雨污分流、电网提升改造等工程,让古城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再也不怕雨天积水了。冬天,也不用蜂窝煤取暖了,古建安全也多了份保障。”赵渊豪对这些改善措施赞不绝口。

走进老宅的房间,就像进入了一座小型博物馆。玻璃展柜里陈列着冀氏家族的族谱,还有平遥本地的生活用品,如手炉、瓷盘、刺绣、推光漆器等。讲解员热情地向游客讲述着:“冀氏先祖冀斗龙曾在福建做生意,他把福建漆器髹饰技术和推光擦色传统工艺巧妙结合,办起了平遥第一个前店后厂的专业漆坊……”这些珍贵的展品和精彩的故事,让游客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冀氏家族曾经的辉煌。

来到老宅的最后一进院落,一股浓郁的醋香扑鼻而来。原来,赵渊豪在这里摆放了几口醋缸,缸内盛满了陈醋,供游客参观、购买。“这些醋,都是冀家后人酿的,也是冀家从前经商的领域之一。”赵渊豪介绍道。

如今,冀氏老宅已成为平遥古城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的重要范例。目前,平遥已经完成了对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及工业遗产的普查、建档、挂牌工作,共计506处。平遥县住建局局长吴旭海表示,平遥将继续以绣花般的精细功夫保护古城历史建筑,培育一批类型多样、影响广泛的活化利用成果,让古城的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平遥古城冀氏老宅的独特风貌和历史渊源,以及平遥县政府为保护古城历史建筑所做出的努力。冀氏老宅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古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政府的保护措施让老宅得以修缮和传承,而老宅的活化利用也为古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平遥将继续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让古城的魅力得以长久延续。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973.html

(0)
SebastianSebastian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