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5年美术领域的诸多动态,涵盖优质美术资源下沉基层的探索,多个国内外艺术展览的举办,如中国国家画院作品国际交流展、各类国内美术展等,还涉及艺术家、美育、艺术产业、拍场等方面的最新消息,以及传统色彩文化和新书推荐等内容。
●优质美术资源如何直达基层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这一举措意义重大,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与基层文化服务和产品的供给紧密相连,关乎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对文化传承起着关键作用。从繁华都市的社区到偏远乡村的田野,从充满活力的校园到宁静祥和的养老院,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群体对美术有着各不相同的渴望与期待。在美术资源下沉的进程中,美术机构和美术工作者积极探索,已经找到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实践路径。
美术新闻
●生机盎然的世界——中国国家画院作品国际交流展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开幕
为庆祝中意两国建交55周年,一场意义非凡的艺术盛宴——“生机盎然的世界——中国国家画院作品国际交流展”(意大利展)于当地时间3月14日晚在意大利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盛大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文化处、中国国家画院、意大利罗马市文化局、帕拉博览会特别机构(Azienda Speciale Palaexpo)、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MACRO)、中欧艺术基金会(China EU Art Foundation)合作举办,并得到了中国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展览共展出55件中国画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中国艺术家们在汲取中国画传统技法与西方绘画技巧精华的基础上,如何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讲述自我的情感历程与人生故事,表达今天中国人的所见、所思、所感,以及独属于艺术家本人也能让普通人产生共情的喜怒哀乐。
●2025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
3月14日,“2025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在贵州师范大学顺利召开。与此同时,由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和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2025全国漆画邀请展暨‘多彩黔峰·丹漆随梦’首届贵州漆画作品展”也同期举办。该展览紧密配合漆画艺委会工作年会开展,认真梳理并精心展示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成员和近年来在全国美展等平台崭露头角的中青年漆画家的最新创作成果。其目的在于为研讨专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而更好地推动中国漆画艺术实现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美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重要作用。
●万物生长——中国女画家小幅精品邀请展在北京大学燕南园开幕
3月20日,由中国女画家协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会议中心共同主办的“万物生长——中国女画家小幅精品邀请展”在北京大学燕南五十拉开帷幕。展览以原作和数字化的创新方式,展出了艺术家孙晓云、孔紫、闫平、林蓝、潘金玲、李小芳、安佳、邓柯、康蕾、李传真、马良芬、申卉芪、孙肖嘉、田雅君、王德芳、王一帆、王易霓、王志英、徐红梅、杨红、张凌的60幅作品,涵盖了书法、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综合材料等多种艺术门类,充分展现了女画家们的艺术才华和多元创作风格。
●国之大者——中国当代大型主题性雕塑创作手稿巡展亮相军博
3月15日,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作为指导单位,鲁迅美术学院主办、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承办的“国之大者——中国当代大型主题性雕塑创作手稿巡展”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开幕。该展览是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共展出作品75件(套)。通过雕塑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集中展示了党的辉煌成就,深情讴歌了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生动展现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
●从画派到学院——岭南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专题展在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
3月20日,由广州美术学院与岭南画派纪念馆联合主办的“从画派到学院:岭南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专题展”在岭南画派纪念馆正式开启。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本次展览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这一重要主题,通过精心设置的五大单元,展示了240余件珍贵作品与文献,系统梳理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的探索历程,充分展现了岭南画派精神在学院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
●敬惜字纸——当代观念性纸艺术作品巡展在安徽省美术馆举办
3月15日,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作为指导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主办的“敬惜字纸——当代观念性纸艺术作品巡展”在安徽省美术馆盛大开幕。该巡展是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通过“引领板块”和“育人板块”两个单元,生动呈现纸艺术之美和纸艺术背后的故事,旨在呼吁大众对传统文化载体给予更多的珍视。
●2024年广西天等县农民画培训成果汇报展在南宁举办
3月9日,“2024年广西天等县农民画培训成果汇报展”在广西书画院成功举办。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287件,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涵盖了乡村振兴的辉煌成就、粤桂协作的动人篇章以及天等大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充分展现了农民画家们的创作热情和艺术才华。
●山河如画——陕西国画院黄河西藏新疆主题写生展暨学术交流活动启幕
3月14日,由陕西国画院、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铜川书画院(铜川美术馆)承办的“山河如画——陕西国画院黄河西藏新疆主题写生展暨学术交流活动”在铜川美术馆范宽馆正式启幕。本次展览展出的110幅作品均源自陕西国画院艺术家们深入各地的写生创作,从壮丽的山川湖泊到古老的街巷,从宁静的田园风光到热闹的市井生活,每一处风景、每一个场景都在艺术家的笔下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
●本报观察|现象级展览背后的文化资源共享新范式
如今,以文化价值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公众参与为目标的馆际文化资源共享办展新范式,正在悄然重塑文化艺术机构的生态系统。当博物馆的学术深度与美术馆的审美感知完美相遇,当文物保护与艺术创新形成良性互动,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展览的成功,更是一种新型文化生产模式的萌芽。文化遗产的当代转化,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需要深度的系统重构。建立开放共享的协同机制将成为文化机构发展突破的一大关键。在这个文化资源流动性空前增强的时代,博物馆与美术馆等文化艺术机构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不仅会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更将酝酿出文明传承的新范式。
●从两会提案到成都实践: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双线交响”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再次呼吁构建美术馆与博物馆的系统性协同机制,强调要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数字化创新与学术联动,推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这一提案与成都市美术馆近年来的实践不谋而合。作为西南首个拥有“美术馆+博物馆”两个场馆双线发展的公共文化机构,成都市美术馆正以跨界融合为笔,书写着一份“文物+艺术”协同发展的城市答卷。
●艺坛短波
艺术家
●本周关注|走近非洲女艺术家科约·库奥——2026年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策展人
2024年12月,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理事会主席皮特兰吉洛·布塔福科郑重宣布,喀麦隆/瑞士籍策展人科约·库奥被任命为2026年第61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主策展人。在公开的声明中,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理事会着重强调了库奥的策展实践对“时代精神的脉动”的敏锐捕捉。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历史上首位非洲裔女性策展人。这位南非开普敦蔡茨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独特魅力,能够受到一致青睐,从而执掌当今艺术界顶级的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呢?这引发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好奇与关注。
●每周视点|TEFAF艺博会上的“花墙”
今年的TEFAF艺博会在MECC会议中心盛大举行,主办方独具匠心地在场地中以荷兰盛开的郁金香设置了一堵绚烂的“花墙”,令人眼前一亮。这一独特的设计不仅为展会增添了浪漫的荷兰风情,也成为众多参观者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完美展现了艺术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展览推介|自然的灵魂: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作品展
为纪念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诞辰250周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首次为其举办综合性展览。此次展览汇集了欧美逾30家机构的75件藏品,包括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各个时期的油画、素描和草图以及同时代艺术家的代表作,让观众能够全面领略这位艺术家的艺术魅力。
●展览推介|爱德华·蒙克肖像作品展
英国国家肖像馆举办的爱德华·蒙克肖像作品专题展,精心汇集了爱德华·蒙克绘制的多件肖像画。这些作品大多基于对具体人物的细致观察创作而成,却深刻反映了人类普遍的生活状态,引发观众的共鸣。
●新作推荐|古尔努尔·穆卡扎诺娃《当前的时刻——4.22中的7个手工毛毡拼贴》
古尔努尔·穆卡扎诺娃是一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青年女艺术家,她的艺术风格深受中亚故乡丰富文化遗产的影响。她巧妙地将哈萨克民间故事和历史的符号与叙事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她的绘画作品通常色彩鲜艳且图案复杂,是传统与当代艺术风格的完美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美育
●热点聚焦|当AI叩开艺术市场之门
近日,佳士得拍卖举办的首次专门针对AI创作的艺术作品拍卖会“增强智能”(Augmented Intelligence)顺利落下帷幕,并取得了超出预期的优异成绩。佳士得官方数据显示,此次拍卖会上拍作品共34件,总成交额超过72万美元,成交率高达82%,多件拍品成交价远超最高估价。此外,本场拍卖吸引了37%的新注册买家,其中近一半为千禧一代或“Z世代”(网生代)。对于这一令人瞩目的结果,佳士得数字艺术销售副总裁兼总监Nicole Sales Giles表示,此次拍卖会的成功证实了收藏家们认可“在艺术边界上不断探索的创意声音”。
●艺术产业|两大艺博会即将亮相香港艺术周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将于3月28日至30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湾仔博览道1号)盛大举行,展会汇聚了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40家画廊,为艺术爱好者带来一场国际化的艺术盛宴。香港本地艺博会Art Central2025将于3月26日至30日在中环海滨(香港中环龙和道9号)举行。此次展会将展出超过100间画廊和500位艺术家的作品,展会聚焦1970年前出生的资深艺术家的作品,并将其与新兴艺术家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呈现跨世代的艺术对话,展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拍场速递|中国嘉德拍卖推出聚焦中端市场新品牌
近日,中国嘉德拍卖宣布其新品牌“嘉选”首场拍卖会于3月20日至23日在嘉德艺术中心精彩亮相。作为聚焦中端艺术品市场的创新尝试,“嘉选”品牌以“轻盈多元”为核心理念,计划每年3月、9月定期举槌,与春秋大拍及线上拍卖形成多层级联动,为艺术品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拍品欣赏|纽约亚洲艺术周上拍的中国古代金银器
3月13日至21日,纽约亚洲艺术周拉开了今年中国古董拍卖市场的序幕。去年正式加入纽约亚洲艺术周的Freeman’s|Hindman拍卖行精心呈现了一批由华裔设计师郭卢恩收藏的金银器。该场拍卖是Freeman’s|Hindman推出的第一部分郭卢恩藏品,选取50件(套)精致金银饰物,上及战国,下至明清,涵盖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风格器物,让藏家有机会领略中国古代金银器的独特魅力。
副刊
●色彩列传|黄裳元吉:中华民族色彩记忆中的“大地黄”
中国传统色系具有独特而完整的美学寓意,而以“玄黄”为中心的五行色体系无疑是其中的核心范式。在青、赤、黄、白、黑五种正色的交织中,构建起了中国人以色彩感应世界的精神图谱,五色、五行、五方、五音等一一对应。在五行思想中,黄色代表着土,土为五行之中心,因而黄色是中国传统五色中的主色,被认为是所有色彩中最为尊贵的色。“天地玄黄”的宇宙观升华为文明底色,并在数千年的演变中融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新书推荐|
《中国造像之美:丝绸之路上的石窟艺术与文明流变》
《中华礼制文明的发端:图说良渚玉器》
《非尚意:苏轼的书法和他的时代》
《“香山文脉”丛书·方成评传》
本文全面呈现了2025年美术领域的丰富动态,包括优质美术资源下沉基层的探索,国内外众多艺术展览的举办,艺术家相关资讯,以及美育、艺术产业、拍场等方面的新消息,还介绍了传统色彩文化和新书推荐。反映出美术界在资源共享、艺术创作、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积极发展态势,展现了美术领域的多元性和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