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开封市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详细介绍了古树名木的定义、价值,以及开封市多年来在普查、修复、政策保障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旨在展现开封对这些“有生命的文物”的重视与保护决心。
古树之韵
在岁月的长河中,古树犹如一位位沉默的智者,静静伫立。所谓古树,是指树龄达到100年以上的树木。它们见证了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
名木之光
而名木,则有着更为独特的意义。它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或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每一棵名木背后,或许都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它们是历史文化的珍贵载体。
古树名木被誉为“有生命的文物”,
它们不仅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具有着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生态价值。
在开封,有一棵生长在繁塔旁1100多年的国槐。千百年来,它就像一位忠诚的守护者,坚守在这片土地上,守护着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也见证着历史岁月在古城大地留下的深深印记。这些古树名木,已然成为了古城不可或缺的历史坐标、文化标识。
为了更好地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开封市可谓是不遗余力。2017 – 2019年,我市开展了首次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全市林木的基本情况;2020 – 2021年,对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开展了全面普查,深入掌握这些珍贵树木的分布、生长状况等信息;2023 – 2024年,又对普查数据进行了全面二次实地核实与古树状态更新。此次普查范围实现了全市行政区域全覆盖,并建立了完整数据库,将我市现存的所有古树名木全部登记入库,为后续的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普查工作,我市还高度关注古树的健康状况。对长势衰弱、历史文化价值高的古树进行了多次排查,组织了专业的古树修复公司,为每一棵古树制定“一树一策”的修复方案。通过土壤改良、树洞修补防腐、树体支撑、围栏构建、病虫害防治、周边环境整治等综合抢救措施,让这些“有生命的文物”能够永葆生机。
例如,涂伤口涂膜剂等措施,都是为了帮助古树更好地恢复健康。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对13株一级古树实施了修复工程,其中9株已完成修复,4株正在修复中,预计今年上半年完工。
为了给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市绿化委员会还制定了《开封市绿化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保护管理的意见》,为我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和长效保障。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出台,为我们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今后,我们要进一步落实严格的保护管理措施,全力抢救复壮濒危衰弱古树名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还要在合理利用、文化传承上下功夫,深入挖掘阐释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内涵,共同守护这抹穿越古今的绿色。
相关链接
古树,是指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不过这里不包括人工培育、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商品林中的树木。
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或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对古树按照下列标准实行分级保护:
●树龄500年以上的,实行一级保护;
●树龄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实行二级保护;
●树龄1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实行三级保护。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决定对城市内树龄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古树实行一级保护、树龄1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古树实行二级保护。
对名木均实行一级保护,不受树龄限制。
——摘自《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开封市古树名木的定义、价值,以及开封市为保护古树名木所做出的努力,包括多次普查、对衰弱古树制定“一树一策”修复方案、出台相关政策等。这些举措体现了开封市对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视,有助于守护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让这些“有生命的文物”继续见证岁月的变迁。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