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云南日报》刊发的云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冯志礼的工作报告,详细介绍了2024年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在案件查办方面的成果,以及对结交政治骗子行为的严惩情况,还回顾了此前云南省查处政治骗子的典型案例。
在3月25日这一天,《云南日报》第四版登载了一则重要消息。那是云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冯志礼在1月9日云南省纪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这份报告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云南省在过去一年里纪检监察工作的显著成效。
报告中的数据十分亮眼。2024年,云南省纪委监委在案件查办方面持续发力,展现出坚决打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其中,立案省管干部达到了99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总数更是高达27423件。有1690人被采取留置措施,25020人受到了处分。值得一提的是,全省129个县级纪委监委都对县管干部采取了留置行动。不仅如此,在强大的反腐态势下,有690名干部选择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4728名干部主动交代问题,与以往相比,分别增长了85.9%、98%。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云南省反腐工作的高压态势和显著成效,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让违法违纪者无处遁形。
报告中还有一个引人关注的内容,那就是对结交政治骗子行为的严惩。此次报告首次披露了查处祁麟、胡剑、黄红蕾等政治骗子的情况。
这张图片是反腐警示专题片《围猎:行贿者说》的截图,它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腐败的危害和反腐的重要性。云南省此前就曾查处过一些政治骗子,并且通过反腐警示专题片公开过相关典型案例。比如政治骗子何清帆,她手段极其恶劣,以“谈恋爱”为幌子,从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原局长涂力军手中承揽了2.1亿元项目。她还胆大包天,谎称自己父亲是中央领导,向昆明市政府原副秘书长肖为民行骗。
冯志礼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政治骗子”之所以能够得逞,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骗术有多么高明、“技术含量”有多高,而恰恰是因为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太低级”。这也给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党性原则,远离违法违纪行为。
本文围绕《云南日报》刊发的工作报告,展现了2024年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在案件查办上的显著成果,包括立案数量、留置人数、干部主动投案交代问题情况等。同时突出了对结交政治骗子行为的严惩,披露了新查处的政治骗子,并回顾旧案,还引用冯志礼的观点强调党员干部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反映出云南省坚决打击腐败、净化政治生态的决心和力度。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