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报告展开,阐述了亚洲经济体2025年多数处于财政扩张区间的情况,重点聚焦中国财政赤字率及2025年“更加积极”财政政策的四个体现方面,还提及中国政府将加大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力度以助力经济发展。
在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一份重要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报告显示,2025年亚洲多数经济体处于财政扩张区间。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全球可比财政赤字率数据来看,在有数据统计的44个亚洲经济体中,预计2025年将有36个经济体存在财政赤字,其中有20个经济体的财政赤字率相较于2024年有所上升。
聚焦到中国,从IMF全球可比财政赤字率情况分析,中国财政赤字率在2024年和2025年预计分别为7.4%和7.6%。这一数据表明,中国财政扩张的力度在东亚经济体中仅次于东帝汶和文莱。
中国财政部表示,2025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关键方面:
其一,提高赤字率。提高赤字率意味着财政总支出会进一步扩大,这将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为经济持续回暖向好提供有力的支撑。通过合理调整财政赤字率,能够更好地应对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挑战,稳定经济增长态势。
其二,扩大债务规模。2025年将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的支撑。一方面,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以更大的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并且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另一方面,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扩大其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从而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支持强基础、补弱项、促发展。此外,还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能力,更可持续地支持有效需求扩大和经济结构调整。
其三,保障重点支出。在财政支出方面,将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对重点领域的保障,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在惠民生方面,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这些举措将直接推动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的生活保障水平。在促消费方面,充分运用财税工具,支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力度,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让消费更有温度、更加便利。在增后劲方面,支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对教育科技、乡村振兴、绿色低碳、区域重大战略等重点领域的支持,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四,提高资金效益。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更加注重目标导向、绩效导向,加快资金下达拨付进度,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管好用好,让同样的钱花出更大的效益。通过科学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中国政府还将加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力度,注重提升政策的组合效应和乘数效应。通过公共资金的运用,带动激发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投资,恢复市场信心,从而为扩大内需和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通过博鳌亚洲论坛报告引出亚洲经济体2025年财政扩张的整体情况,着重阐述了中国财政赤字率及2025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四个方面内容,还提及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助力经济。展现出中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政策协调,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长远发展做出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