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聚焦浙江龙泉市的“赏花经济”,介绍了当地各乡镇利用油菜花、梨花、桃花盛开的时机,深挖“赏花”模式,结合美食、赛事、研学、露营、旅拍等打造多元化消费新场景,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
每当春天的脚步轻盈而至,赏花便如同一场如期而至的盛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固定节目”。当下,浙江龙泉市仿佛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师泼洒了绚丽的色彩,油菜花、梨花、桃花纷纷进入了最佳观赏期。龙泉市的各个乡镇(街道)更是独具匠心,深入挖掘“赏花”模式,将其与美食、赛事、研学、露营、旅拍等元素巧妙结合,一系列新颖的消费场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得“赏花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热度持续攀升。
近期,龙泉小梅镇黄南村的千亩油菜花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热闹地绽放开来。大批游客如同奔赴一场盛大的约会,纷至沓来。村里更是用心良苦,精心设置了多个拍照打卡点,为游客的游玩增添了无尽的乐趣。而美食区则成为了消费的主动力源。现场美食摊主小刘兴奋地说道:“我们家主要做凉粉冻、杨梅干、腌萝卜这些龙泉特色美食,平时都在城区售卖。这两天看到小梅赏花的人这么多,就赶忙过来摆摊。没想到生意这么好,每天准备的美食全部销售一空。”
小梅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我们依托千年古村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千亩花海的生态优势,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紧密融合,实现了文化场景化、场景互动化,成功打破了传统的赏花打卡模式。目前,游客数量比往年增加了30%以上,经营收入超过了20万元。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探索,把游客的‘流量’转化为经济的‘留量’,进一步推动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向经济效益转化。”
和黄南村一样声名远扬的,还有鿎石街道李山头村,它以千亩油菜花梯田“花”名在外。鿎石街道别具新意,按照“小场景导引大流量”的思路,采用小成本的气球在梯田内搭建摄影场景,宛如给这片金色的花海增添了梦幻的点缀,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前来进行时尚旅拍。此外,策划的“奶奶的春天”系列宣推活动,更是以赏花之名巧妙地撬动了“银发经济”。
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体验,让小小油菜花摇身一变,成为推动农文旅融合的重要力量。据统计,自开启赏花季以来,李山头村农家乐日均接待用餐游客超过200人,带动村民通过租赁桌椅、销售农特产和烧烤套餐等增收超过5万元,街道强村公司通过销售“油菜花气球”、小风车等产品也增收了2万多元。
与此同时,龙泉屏南镇琉盘村车盘坑自然村的上百株古梨树也在春风的轻抚下迎春绽放,迎来了最佳观赏期。漫山遍野的梨花在阳光的映照下,如同繁星闪烁,熠熠生辉,让古老的村落仿佛穿越时空,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梨树下,不少游客三五成群,他们有的驻足观赏,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有的拍照留念,想要将这份美好永远定格。
车盘坑自然村内现有500多株梨树,其中树龄达三四百年的就有100多株。今年,屏南镇以“梨花映山水·镜藏千年韵”为主线,在村内精心设置了“梨想之境”“梨花墙”“打包春天”等多个打卡点位,并推出了梨花宴集、非遗体验、集章打卡挑战等特色活动。通过沉浸式深度体验,大大增强了游客与梨花、村庄的互动感。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绝美风景,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增收致富的好“钱”景。午饭时间,开在半山腰上的一家农家乐热闹非凡,人头攒动、座无虚席。农家乐负责人郭水清难掩内心的喜悦,他说道:“梨花一开,游客就特别多,一到饭点都是爆满状态。再加上卖香菇干、梨干等农产品,仅这段时间我就可增加三四万元的收入。”
随着“赏花经济”的兴起,近年来,屏南镇还进一步做深“文旅 ”文章。通过改善人居环境、引入新的市场主体共同运营及运维等方式,让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业态日渐丰富多元。打造乡村新的运维系统,进一步优化了游客的赏花体验,让车盘坑成为了更多人心中向往的“诗和远方”。
繁花朵朵,开出了“美丽经济”;风景如画,摇身变为“钱景”;“颜值”出众,成功转化为“产值”……这股春日热潮,不仅点燃了龙泉乡村文旅市场的熊熊烈火,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文章围绕浙江龙泉市的“赏花经济”展开,详细介绍了小梅镇黄南村、鿎石街道李山头村、屏南镇车盘坑自然村等地利用油菜花、梨花盛开的契机,结合多种元素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带动游客流量和经济增收。同时指出“赏花经济”的兴起推动了农文旅融合,改善了乡村面貌,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