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加持!广州空港会展中心二期首段通廊提升精准高效完成

本文聚焦于3月27日广州空港经济区中央商务区会展中心二期项目的重要进展,即首段620吨中心通廊成功高空提升到位。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中心通廊的结构特点,以及为确保提升效率与安全性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和方法,最后说明了该项目建成后的重要意义。

3月27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广州空港经济区中央商务区会展中心二期项目传来——首段重达620吨的中心通廊成功在高空提升到位,这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技术加持!广州空港会展中心二期首段通廊提升精准高效完成

此项目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地处广州市空港经济区核心位置。其规模宏大,总建筑面积约25.35万平方米,整个项目由8个展馆、主登录厅以及中心通廊共同组成,用钢量约1.4万吨。其中,中心通廊的设计独具匠心,它作为各展馆之间的室外连接平台,呈现出东西向布局的狭长结构。该通廊由树形支撑与单层空间曲面网壳结构巧妙结合而成,平面尺寸为26.4米×415米,最高处约30.8米,跨度约26.4米。中心通廊分两个提升单元,总重约1200吨。而本次提升区域的网壳结构重量约620吨,最大提升高度为17米。经过两阶段长达6个小时的高空提升作业,本区域网壳平稳且精准地提升至指定设计高度。

为了保证通廊整体提升的效率与安全性,项目团队可谓是煞费苦心。面对曲面网壳结构面积大、刚度小、精度要求高等诸多施工技术难点,项目团队深入开展技术攻关。他们研究制定了分区液压提升方案,将1198根网壳受力杆件细致地划分为112个安装单元。在提升过程中,团队严格把控质量,把前后两阶段提升的对接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较标准误差还低1毫米。随后,项目团队采用“楼面拼装 + 整体提升就位”的施工方法,并运用全国领先的“钢结构液压同步提升技术”。这种先进技术使得每个吊点都能“步调一致”,从而精准地完成提升作业。

此外,项目团队还积极应用BIM建造技术。他们搭建3D模型,在主要节点及受力杆件上精心布置光纤光栅传感器及电阻应力片。通过这些设备,严密监测分析构件受力变形及网壳应力应变情况。同时,结合结构设计软件进行施工推演和模拟,将整个过程中21个提升点位的同步性精准控制在20毫米以内。这一系列举措为确保通廊提升的精度和效率上了“双保险”。

据悉,广州空港会展中心二期项目是广州市重点工程。它临近花都、白云产业聚集地,空铁联运交通十分发达。建成后,这里可举办航空展、轻工业展、重型工业展等各类展会。该项目的建成将有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产业迈向世界舞台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围绕广州空港经济区中央商务区会展中心二期项目首段620吨中心通廊高空提升到位这一事件展开,介绍了项目概况、通廊结构特点,阐述了项目团队为确保提升效果采用的先进技术和方法,最后说明了项目建成后的重要意义,展现了该项目在技术创新和推动区域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072.html

(0)
NelsonNel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