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校专业“上新”,紧跟产业步伐焕新活力

本文聚焦河南高校专业的更新情况,深入探讨了在新兴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河南高校新增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通过校企合作满足产业人才需求等方面的内容。

一线调研:专业跟着产业走,河南高校专业花样“上新”

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我国高校专业目录也在持续更新迭代。作为教育大省的河南,在专业设置调整方面表现得尤为积极。仅在去年一年,河南高校就新增了122个专业。那么,这些新增的专业究竟有哪些,它们又“新”在何处呢?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

河南高校专业“上新”,紧跟产业步伐焕新活力

河南大学柔性电子学院执行院长赵高峰介绍道:柔性电子技术秉持刚柔相济的理念,其所涉及的电子器件具有轻、薄、柔、透这四大显著特点。这些器件不仅可以拉伸,具备很强的延展性,而且可加工性也十分出色。

如今,柔性电子器件已经广泛应用于显示、传感、航空航天以及人形机器人等众多领域。正是看到了相关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去年,河南大学果断新成立了柔性电子学院。学院招收的首批学生均为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生。

河南高校专业“上新”,紧跟产业步伐焕新活力

河南大学柔性电子学院学生陈洁表示:“我更倾向于学习新的东西,我觉得柔性电子正好顺应了这个发展趋势。”

不仅学生们对这个新专业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一批高层次人才也纷纷加入到学院,成为学院的导师。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更是担任了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河南高校专业“上新”,紧跟产业步伐焕新活力

在河南省教育厅,记者看到了《河南省2024年急需特需、新兴未来本科专业支持目录清单》。在这份清单表格里,清晰标注着急需紧缺领域和对口专业。其中,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先进装备、新材料等前沿领域成为了“高频词”,凸显了河南高校专业设置对产业需求的紧密贴合。

河南高校专业“上新”,紧跟产业步伐焕新活力

郑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林楠介绍:“我们从大学大一的相关工科院校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4 + 2’的培养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学生在大四的时候就进入了研一的培养阶段,大大缩短了国家战略安全人才的培养周期。”

满足用人需求,生产一线成课堂

专业设置紧密跟随需求变化。近年来,为了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河南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为学生们搭建实习见习、就业创业的平台。那么,这样做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呢?

不久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得到教育部批复,将更名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成功从大专升格为本科。当记者来到校园时,师生们正在仿真水坝、河流等模拟场景中进行授课。

河南高校专业“上新”,紧跟产业步伐焕新活力

中交二航局周口港项目党支部书记赵剑锋称:“我们企业非常需要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入,尤其是专业性和实践性强的专业技术人才。”

瞄准企业旺盛的人才需求,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设立了测绘工程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治河与航道工程技术等11个专业。学院还在天津港、青岛港等港口建立了实习基地,让学生们在校期间就能获得大量的实践机会。得益于此,学院这几年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河南高校专业“上新”,紧跟产业步伐焕新活力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院长吉武俊表示:“我们跟企业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实训的课堂,实现了入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

河南高校专业“上新”,紧跟产业步伐焕新活力

河南省教育厅学生处一级调研员王新生总结道:“面向企业用人需求定制化培养,确保了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推动了专业调整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本文围绕河南高校专业“上新”展开,介绍了新增专业如柔性电子技术专业的特点及应用前景,以及高校为培养相关人才所做的努力,包括引进高层次人才等。同时,阐述了高校通过校企合作满足产业人才需求,像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举措取得了良好的就业效果,体现了河南高校专业调整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产业培养了适配人才。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5256.html

(0)
NelsonNel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