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AI发展背景下电力行业的现状与变革。通过中电联披露的数据,展现了AI相关用电的快速增长情况,同时阐述了AI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算电协同的发展以及电力系统面临的变革与挑战。
新京报贝壳财经消息,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以AI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用电量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3月26日举办的2025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透露了一组重要数据。2024年,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增长幅度高达30.9%,而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更是增长了50.9%。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AI等新兴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电力需求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杨昆还提到,“AI 电力”正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新动能。2024年,电力行业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据初步统计,中国华电、国家电投、中广核等众多电力央企纷纷行动起来,陆续完成了与DeepSeek大模型的接入工作。这一举措有力地推动了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早在去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就联合印发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该方案明确了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部署,提出要实施一批算力与电力协同项目。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完善算力体系建设,统筹考虑数据中心的发展需求以及新能源资源的禀赋情况,对算力和电力基础设施进行协同规划布局。在这样的政策引导下,“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这一观点逐渐成为行业内的共识。
算电协同被业内普遍认为有望成为用电需求的新增长点。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整体用电需求呈现出偏弱的态势。然而,信息数据行业的用电情况却截然不同,依旧保持着较快的增速。其中,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13.5%,全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25.2%。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算电协同在推动用电需求增长方面的巨大潜力。
杨昆同时指出,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入渗透电力系统,引发了一场从技术架构到运行模式的系统性变革。这场变革推动着电力系统从传统的“机电主导”模式向“数智驱动”模式跃迁。这种转变既为解决传统电力系统长期存在的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也带来了技术融合、安全风险等深层次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电力行业必须紧紧把握技术跃迁的时间窗口,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本文围绕AI发展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展开,从AI相关用电增长数据、AI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算电协同的发展以及电力系统的变革与挑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强调了电力行业在AI浪潮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需把握技术跃迁窗口发展新质生产力。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