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展开,详细介绍了大会上高科技产品的亮相情况,重点阐述了南京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以及未来规划,还提及了大会吸引的重大项目签约和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与投资的举措,同时展示了国际企业和专家对相关产业的看法及期望。
3月26日,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在南京盛大举行。在此次大会上,一批具有全球“首创”、全国“第一”水平的高科技产品集体登台亮相,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新星,瞬间吸引了众多目光。来自全球著名跨国公司、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的高管们,以及新锐创新创业人才纷纷齐聚南京,共赴这场产业盛会。业界精英和权威学者济济一堂,携手共进、竞逐产业新赛道成为了大家热烈讨论的焦点话题。
在春晚舞台上惊艳众人后,“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等新提法又被郑重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一举措使得机器人领域瞬间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赛道之一。以南京为例,这座城市正全力打造“机器人之城”。目前,南京已经汇聚了超过百家机器人相关企业,这些企业涵盖了机器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且诞生了不少行业“爆款”产品。比如天创电子带来的全球首款人形防爆机器人,它主要应用于应急救援等危险场景,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超级英雄,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目前,该机器人已顺利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
南京天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爽在谈到江苏人形机器人产业时表示:“江苏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零部件企业种类齐全,配套完善。然而,目前人形整机企业的数量还相对较少。但我坚信,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整机企业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大有可为。因此,我呼吁更多企业积极参与到这个赛道中来,共同推动产业的繁荣。”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形机器人研发总监陈张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整个江苏范围内,南京的机器人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这不仅得益于南京丰富的制造业基础,使得机器人有大量实际落地的应用场景,更因为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很多企业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细分市场,实现差异化发展。”
尽管南京的机器人产业基础雄厚,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但要想实现更大的突破,还需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持续发力。在本次大会上,南京针对包括机器人在内的四大产业专门成立了产业攻坚办,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力求在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的飞跃。同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南京科技成果转化学院、南京(江北新区)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的揭牌成立,将致力于催生更多的“源头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一个了解南京、投资江苏的重要桥梁,本次大会成果丰硕。共有102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落地,计划投资总额高达1300多亿元,涉及软件信息服务、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落地,为南京以及江苏在竞逐新赛道的征程中增添了强大的底气。此外,大会还着眼于长远发展,发布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和促进投资的举措,旨在加快吸引全球科技和产业要素汇聚南京、扎根江苏。
德国柏林勃兰登堡汽车产业集群国际部门负责人米歇尔·波瑟对人形机器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表示:“我关注人形机器人,是因为我认为它非常适合未来的制造业发展趋势。借助这次大会的机会,我们希望能和南京展开更深入的合作,未来我们会进一步在这里扎根,共同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介绍说:“在南京成立的中国数字化中心,为巴斯夫在中国甚至亚太地区实现数字化战略提供了核心支持。我们还与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了创新平台,致力于推动电池技术,特别是下一代固态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长城战略咨询董事长武文生对江苏的产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认为江苏应该引领国内新赛道新产业的拓展。一方面,要在一些具有未来引领力和竞争力的领域,如创新药的细分赛道上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要抓住数实融合的新赛道,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此外,新能源和智能网约汽车领域也是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综合实力优势的方向。”
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在南京举行,大会上众多高科技产品亮相,吸引各界人士参与。重点介绍了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良好,有众多相关企业且诞生爆款产品,当地产业基础强、前景好。同时,南京针对四大产业成立攻坚办,揭牌多个创新载体,吸引大量重大项目签约。国际企业和专家看好当地发展并表达合作意愿,专家还为江苏产业发展提出建议,整体展现了南京及江苏在产业创新与投资领域的积极态势和发展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