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的公告这一事件,详细阐述了关税的相关细则,分析了特朗普此举的目的以及经济学家的不同看法,同时还介绍了日本、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此的反应。
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于白宫正式签署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将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相关措施预计在4月2日正式生效。不过,特朗普在当天下午向媒体记者透露,美国政府会从4月3日起开始征收这项新关税。
依据白宫当天发布的文件内容,特朗普是根据美国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做出了对进口汽车和某些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的决定。他宣称此举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具体来看,这25%的关税将适用于进口乘用车,像轿车、运动型多功能汽车等,还有轻型卡车以及关键汽车零部件,例如发动机、变速箱等,并且在必要的时候,该关税范围还会扩展至其他零部件。
文件中还提到,在美墨加协议的框架之下,汽车进口商有机会认证其产品的美国产部分,并且会建立相应的机制,以此确保25%的关税仅仅适用于非美国产部分的价值。
特朗普认为,征收关税能够促使更多的生产活动转移到美国,为政府创造新的收入来源,有助于减少国家债务。然而,经济学家们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觉得关税会使得汽车价格升高,最终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当地时间3月2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国会发表讲话,他表示日本政府不排除对美国宣布的汽车关税采取反制措施的可能性。在回答议员提问时,石破茂明确指出采取反制措施是有可能的,他会仔细考虑最有效的应对办法,目前所有选项都在考虑范围之内。同时,石破茂再次强调,日本政府正在“强烈”要求日本汽车能够获得关税豁免。
加拿大总理卡尼在3月26日于安大略省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达了强烈不满。他指出该关税是对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击”,并且违反了“美国 – 墨西哥 – 加拿大协定”(美墨加协定)。卡尼表示,加拿大将会研究应对措施,其中包括可能采取的报复性关税。他还强调该关税“完全没有道理”。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在同一天于社交平台X上发帖,表达了对此事的遗憾。她指出该关税“将对美国和欧盟的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对消费者则更不利”。
本文围绕美国特朗普签署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公告展开,介绍了关税适用范围及相关政策,阐述了特朗普与经济学家不同观点,还呈现了日本、加拿大、欧盟等对该关税的反应,凸显了此事件在全球贸易领域引发的广泛关注与震荡。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