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中国AI如何借开源生态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是中国经济网邀请多位经济界别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热点,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深入探讨的内容。委员们就中国AI发展的优势、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中国经济网此次特别邀请了多位经济界别全国政协委员,将目光聚焦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提振、民营经济、人工智能等备受关注的经济热点话题,展开了一场深入且富有意义的探讨。委员们不仅对相关政策内涵进行了解读,还着重聚焦政策的落实路径,期望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汇集政协的“好声音”。

在当前全球AI竞争呈现出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中国凭借 “算法 + 数据 + 场景” 的独特优势,成功在这一领域实现了突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把数字技术与我国的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全力支持大模型的广泛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陈增敬在谈到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时表示:“即便我们面临着算力和芯片方面的限制,但通过优质数据集、高效算法以及开源等手段,同样能够建立起人工智能的坚实底座。” 以DeepSeek为例,它在自然语言处理和多模态交互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其开源特性更是极大地降低了技术应用的门槛,为众多中小企业投身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提供了便利。

两会聚焦:中国AI如何借开源生态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陈增敬

陈增敬委员进一步强调说:“建议现在的年轻人都应该学习一些算法知识,因为这是智能时代的核心能力。未来,算法人才的培养将成为智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他还以中国教育体系为例进行说明,称:“中国教育体系培养的数学与计算机人才,正是我们在AI竞争中的核心优势。”

两会聚焦:中国AI如何借开源生态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陆铭

陆铭教授十分关注AI对就业结构的重塑作用。他明确表示:“AI在制造业质检、物流等环节已经显著提高了效率,而且未来还会催生更多高技能岗位。” 他建议通过职业培训体系的转型来应对结构性失业问题,并提出:“与其担心被取代,不如积极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新能力。” 针对AI应用场景的拓展,他着重强调:“企业应借助开源技术开发个性化产品,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两会聚焦:中国AI如何借开源生态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韩民春

韩民春委员则对伦理风险防控高度重视。他郑重提出:“技术越先进,越需要透明化的治理框架。” 为此,他建议建立数据安全认证机制,完善算法歧视审查制度,以此确保AI发展 “既充满活力,又不失控”。

三位委员一致认为,中国AI的发展应依托开源生态来降低创新门槛,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避免盲目竞争。

两会聚焦:中国AI如何借开源生态实现高质量发展

座谈现场

正如陈增敬委员所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以算法创新弥补算力短板,以开源共享激发创新活力。”

本文围绕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对中国AI发展的讨论展开,介绍了中国AI发展的优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各位委员提出的应对策略,包括建立人工智能底座、培养算法人才、应对就业结构变化、防控伦理风险等。委员们一致认为应依托开源生态和政策引导推动中国AI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61.html

(0)
NelsonNel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