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品牌:从量到质,开启发展新征程

劳务品牌展开,介绍了劳务品牌在促进就业、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作用,指出当前劳务品牌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强化品牌特色、加强培训等打造优质劳务品牌的建议,强调其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劳务品牌,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标记、显著行业特征以及良好用户口碑的劳务标识。在当下,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把劳务协作和劳务品牌当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举措。截至目前,累计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已达2000多份,成功培育出2300多个劳务品牌。如今,劳务品牌已然成为区域发展的“金名片”、就业的“新引擎”,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稳就业、促就业是发展劳务品牌的核心基础。劳务品牌具有独特的品牌效应和声誉溢价,能够打破“酒香巷子深”的困境,创造出更多的就业需求。许多中西部地区积极建设劳务品牌,将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等困难群体列为劳务品牌输出的优先服务对象,有组织地输出劳动力,从而实现了稳定就业。据相关统计显示,全国各地的2300多个劳务品牌带动了近6000万人实现外出务工、就近就业和创新创业,在决胜脱贫攻坚、推动农民就业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劳务品牌不仅在促进就业方面成效显著,还能有力地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随着劳务品牌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力日益增强、参与和服务主体愈发多元化,传统劳务品牌也在不断巩固提升,带动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比如“新疆解忧公主薰衣草新花农”劳务品牌,依托当地薰衣草产业的优势资源,开辟了一条以薰衣草种植为依托、“农业 + 工业 + 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推动了产业的兴旺发展。牡丹江市的“恒丰造纸工”劳务品牌,则为造纸产业的规模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人才支撑。

尽管当前劳务品牌意识在迅速增强,建设势头十分强劲,但总体来看,全国知名的劳务品牌数量仍然有限。特别是与我国庞大的2.98亿农民工总量以及完备的行业门类相比,显得更为不足。此外,劳务品牌还存在特色化不够突出、管理不够精细、建设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因此,打造劳务品牌这张“金名片”依旧任重道远。只有更加注重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建立健全促进机制和支持体系,劳务品牌才能做到做专做精、做实做好。

要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劳务品牌,关键在于强化品牌特色。特色能够带来优势,品牌能够强壮产业。劳务品牌只有具备特色,才会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各地应鼓励立足当地资源,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依托产业项目,切实加强劳务品牌建设。尤其要做好特色文章,讲好品牌故事,创办更多具有特色的劳务品牌。着力提升劳务品牌的知名度、认可度和美誉度,让一个个劳务品牌成为群众满意、市场认可的金字招牌。

劳务品牌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培训必须“跟得上”。当前,数字革命、绿色革命推动着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求职者需要不断学习充电,提高自身工作素质,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岗位匹配机会。政府应因势利导,增加社会培训预算,建设数字化培训平台,持续规范开展针对求职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及各类知识培训,确保求职者的技能与时俱进,促进劳务品牌提质升级。同时,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劳务品牌构建,建设一批劳务品牌工作室、培训基地,开发一批特色职业培训协同项目,帮助提升劳务品牌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生活也在不断换挡升级。这既为劳务品牌的培育、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又对劳务品牌的提质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组织与政策协同,鼓励企业和创业者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务品牌,让劳务品牌逐步发展成为创业品牌、产业品牌、文化品牌,推动劳务品牌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助力。

本文指出劳务品牌已成为区域发展和就业的重要力量,在促就业、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存在知名品牌少、特色不足等问题。强调打造劳务品牌要强化特色、加强培训,完善政策体系,以推动其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大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628.html

(0)
marjoriemarjorie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